在我阅读史景迁这本新书时,感到格外的兴奋。作者不仅提供了关于明末清初两大散文家的深刻见解,而且还让我对这些文学巨匠产生了更深的兴趣。这两个人的作品,既有着非凡的才华,又有着强烈的个性,使得他们的文字充满了生机和真实感。在七十年代末,我第一次读到张岱的《陶庵梦忆》,特别是〈瘦马〉一节,那种震撼和赞叹让我难以抑制。我自此对张岱更加迷恋。
张岱出身显赫,他曾经享受过富家子弟应有的奢靡生活,但到了四十八岁时,他因为国家衰败而失去了所有。他逃到山中,开始过起了简朴的生活,常常面临断炊的情形。回想二十年前,他的一切都像是隔世的事情。他的《陶庵梦忆》记录了他往昔浮华生活的一幕幕,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他记载自己的博览之所——“不二斋”,那里高楼蔽日,有腊梅补天光,只缺少绿天使避暑。而图书四壁、鼎彝尊蹴,这些景象与他后来的隐居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他住在短檐危壁之中,只剩下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以及残书数帙和缺砚一方。
最近,在书店,我偶然发现了史景迁最新作品《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的中文版:《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温洽溢译),台北:时报出版,2009年2月。这本书让我非常激动,因为我一直欣赏史景迁治学风格,他写我的“张迷”,必定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我必须要去看它。
果然,不管是史景迁如何描述张岱的一生以及内心世界,或是在探讨他通过回忆和修撰历史来建立自己存在价值方面,都展现出了他的卓越功力。他没有使用任何特殊工具,而是通过引用的资料,将其串联起来,以散文或小说笔法进行描绘,如第一章就直接说:“张岱居处前有广场,当夜月出之后灯笼也亮起,他深觉住在此处真‘无虚日’……”这样的繁华世界并不值得挂念。虽然如此,我们依旧能从中感受到那份浓厚的人文气息。
这段文字来源于《陶庵梦忆》,卷四,篇二,是张岱描绘南京秦淮河畔端午节情境。此镜头推拉,与内心所思所感相结合,在传统史学著作中几乎找不到类似的野路子。在看完史景迁的小说《王氏之死》后,我便对他的每一部著作都怀有一丝期待,现在再次阅读关于張戴的问题,就像是在看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它让我的心情变得复杂而纷乱,也给予我沉思良久的时候。我希望能够多次阅读这个主题,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些伟大的人物及其作品。
标签: 明朝各个帝王的名字 、 孝庄为什么毒死顺治 、 大明第一昏君是谁 、 朱瞻基孩子怎么那么少 、 朱瞻基第一个孩子谁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