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就木: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故事
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资料中,行将就木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一个古老而动人的故事。它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的是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入暮年甚至死亡之境。
然而,这个成语并非只是简单的字面意义,它还包含了深远的寓意和丰富的情感色彩。在春秋时期,晋国重耳大王为了逃避政敌和家族争斗,他不得不流离失所,在外邦居住了十二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与狄国女子季隗结婚,有了子女,但他始终未能放下回家的愿望,最终他终于回到晋国,并成为了一代霸主——晋文公。
在与季隗告别时,重耳说:“我如果还不回来,你就改嫁吧!”但季隗坚定地回答说:“我现在二十五岁,再过二十五年,就是五十岁了,那时候我已经行将就木,还能嫁给谁呢?请容许我等你。”这个场景展现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季隗对重耳绝对忠诚和等待的心情。
“行将就木”这个成语,不仅仅是用来形容人的生命即将结束,更是反映了一种对于生活、爱情以及信念坚守的态度。这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就没有无法克服的事情。
标签: 中国历史上十大鬼才 、 中国历史演变 、 土木堡之变有多惨 、 夏朝前是什么朝代 、 历史朝代排名顺序表详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