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翻阅《宛署杂记》,发现第十七卷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明代万历年间老北京方言的有趣事项。原来,很多我以为是满清北方带入北京的词汇,其实是燕赵地区自有的古老语言,这种发现颇为令人兴奋。
父亲提到,还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大”,一个是“别(平声)”。后两个方言谁能还记得呢?在家里,父母称呼儿子为“哥哥”,女儿为“姐姐”;而这两个词作为亲属互相称呼,却似乎应该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失了吧?
代替人叫做“挂搭僧”,这是什么意思?不明白的地方还有,“乌卢班”这个词我从未听说过。
若话语不诚实,就被形容为“溜达”。这种表达也早已成为过去吗?对待某人不理睬,用的是“臊不答的”。这个用法虽然来自北方,但连我这样的人都偶尔会使用!
若是不上紧,不着急或无所谓,就被称作“疲不痴”。这句话现在仍旧有人用。
物品若不是新鲜就叫作“曹”,不过这个是什么含义呢?
如果水桶装满水,被形容为极尽其极,就说:“别再倒了,都溜沿了。”我的北方也有个类似的表达方式——"浮溜浮溜的”。
若头发全但尾巴短,则被称作"齐骨都",完全搞不懂其中含义。
若物品并不整齐,就被形容成"零三八五",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如何理解?
至于水桶,一般都是叫作'稍'。而且这样的用法在我们这里还是有的哦。
最后,如果提到老鼠,那些夜晚悄悄活动的小家伙们就被比喻成"夜磨子"。然而,在北京,这样的名字却让我闻所未闻。你呢,你怎么看待这些古老语言中的小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