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1466—1560),明代杰出的哲学家,以字元明,号甘泉。出生于广东增城,他在弘治年间中进士,并担任过编修、南京国子监祭酒和礼部侍郎等职位,最终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
他从小师从陈咸章,对后来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与王守仁保持着友好的往来和学术上的交流。在他的著作《心性图说》中,湛若水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他认为“心也者,包乎天地万物之外,而贯夫天地万物之中者也,中外非二也”。这与王守仁提倡的“致良知”理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湛若水指出:“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阳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这表明他对“心”的理解不同于王守仁,这也是他们之间思想观念上的分歧之一。
在反驳王守仁关于“知先行后”的论述时,湛若水主张的是“体认兼知行”,即同时认识到知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天理”是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发见的,因此强调了随处都能体认到这些原则。他的这一思想体系被称为是结合了道德法制和宇宙自然的一种整合。
除了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学问成就以外,其作品《湛甘泉集》也是研究他的思想史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
标签: 中国历代 、 历史上的朱瞻基有多狠 、 中华五千年历史表 、 明朝第十七个 是谁 、 明朝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