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以扩展视野和体验异地的历史文化。自七八十年代以来,旅游业在香港迅速发展,而意外的是,旅游活动早已在明清时期非常盛行。在这段历史中,“游观”是形容旅游活动的方式,而士大夫们是推动这些旅游风气的重要力量。
巫仁恕博士最近撰写了一本十一万字的著作,名为《明清时期旅行活动及其建构》,他选取了几个有趣的方面来分享研究心得。他指出,在现代旅游业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各式各样的旅行活动,这些活动具有类似现代旅游业的特征。平民百姓热衷于旅行,当时用“游观”来描述这种行为,而士大夫们则是推动这些旅游文化的一环。
他们参与了进香、庙会、节庆等众多的大众游观活动,这些盛极一时,并且与士大夫自己的旅行互相影响。若将明清时期的旅程放在世界史上,与十六至十八世纪西方先驱英国人的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晚明时代旅客在历史上的特殊位置。
巫仁恕是一位专注于明清城市史和社会文化史的学者,他曾任大学兼任讲师,现在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和暨南国际大学历史系兼职副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小农经济与市场之间关系,以及物质文化与消费文化上。
元宵、中秋等岁月节日,就江南许多城镇内及城郊附近发展出了很多画船箫鼓聚集的地方,比如装饰精美的画舫载人去游览江陵秦淮河。这使得徐扬这样的宫廷风俗画家能够描绘乾隆年间(1736-1759)苏州繁华景象,如《姑苏繁华图》所示。
此外,还有园林里的各种活动,如苏州最著名的地标——园林,它们通常会在春天开放一个月,形成了热闹市集,使得苏州春天成为游人如云的地方。此外,还有一种庙会节庆,以城镇为中心,将城乡紧密联系起来,并发展到巡会节庆形式,比如《吴社编》中的五方贤圣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
库存解钱粮,即市镇附近信仰村庙的人,在市镇神庙诞辰节庆后要上纳铜钱或纸币,同时抬村庙神像到市镇参拜。这反映出农民日常生活圈子超出了“村”的范围,加深了小农经济与市场之间关系,使得农民能从事更多远离家乡的事务。而这种大规模巡会,以市镇为中心,将周边乡村结合起来,让乡村居民能在农闲时间前往城市进行数天之久探险。
明清期间还有商品化开发出的服务设施,如旅游手册、导赏甚至套票都是当时存在并且相当成熟的手段。寺院、饭店、酒馆以及湖边亭台楼阁等,都专门为旅行者提供食宿服务。而饮食业与旅行业结合,为城市内提供带餐点供乘坐画舫之旅者享用的需求。此外还出现了套装型团体组织进香团,一起乘坐进香船去朝拜的情形;只要付银一两,就可以包吃两餐加上往返路费,是一种十分便捷且满足所有需要的小型化服务系统。
最后,由于欧洲对中国文明赞誉备至,他们笔记下中国人民如何举办如此丰富多彩而又高效率的事宜,对当今我们来说,可以看作是一个生动而充满魅力的故事,不仅让我们认识到那时候中国是个文明发达国家,而且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心态和态度。在今天,这一切都被视为一个关于人类共同价值传承的问题,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加珍惜现在这个全球化连通无缝隙的地球。
标签: 为什么对元朝的记载很少 、 大明王朝历史共多少年 、 明朝厉害的帝王 、 中国历史上十大贤后 、 明朝 顺序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