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自视为勤勉、努力、责任心强的君主,他对子女和臣下的教诲多次自夸,颇为骄傲。他以儒家思想为教育内容,对皇子选师慎之又慎,《明史》记载:“明初特重师傅。”这些教师严于律己,对皇子不听劝导,不仅会责备,还敢于体罚。朱元璋曾命皇子出城下乡,接触农村生活,以培养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朱元璋还亲领世子走访农家,察看农民居住条件,并在大内种菜现场教育诸皇子,告诫他们不要奢侈浪费。
他为了防止儿孙骄纵,不愿意滋养腐败性格,便命内侍制草鞋分发给他们,只有穿草鞋步行一小部分路程,其余可以乘马行。这类做法,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晚年时,他对自己的治国方式进行了总结:持身谨行,无优伶瞽近之狎,无酣歌夜饮之娱。他认为自己平日无私,无偏听,一切朝廷政事稽于众议,没有阿私行为,每天早起星光照耀出门,晚间日落后休息,如履渊冰般提防着各种隐患。
他的这一套治国理念与教子的方式,或许在当时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但也预示着权力欲望与道德操守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他的政策无法长久地保持纯洁。在位三十一年,他每天早起处理政务直至午后,再返回宫中思考过往决定是否妥当,如果有疑虑,即使深夜也不眠,一直筹划到问题解决后才能安然入睡。这份执着与坚持,或许能让他成为了一个好父亲,但也难逃帝国极权的腐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