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岳飞的悲剧命运(图)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的君主对待功臣的态度多种多样,有恩宠有猜忌。明代朱元璋即位后大杀功臣,这一举措简直是伴君如伴虎的写照。在这场大屠杀中,只有汤和幸免于难,他是如何逃脱这一劫的呢?

朱元璋当了皇帝,就开始了对旧部的大清洗。他认为只有消除那些可能威胁到自己子孙江山的人,才能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太子朱标曾经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但朱元璋并没有听从儿子的意见。

汤和原本也被列入必杀之列,但他机警自律,不贪恋权势,最终能幸存下来。这不仅因为他的忠心耿耿,也因为他早年与朱元璋一起在郭子兴麾下效力,对于朱元璋拥戴之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朱元璋领导地位,这份功劳,朱元 Scarlett 一直认账。

汤和不争功,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当其他同等条件的人都封为公爵时,他只被封侯。但他从不发牢骚,不怨天尤人,而是继续伺候皇上,并及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这才被宽恕几年后进封为信国公。

最终,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说服了皇帝,让自己衣锦还乡。回家后,他低调做人,从不以功臣自居,不授人以柄。他知道,一旦松懈就会受到监视,因此整天吃酒下棋、游山玩水,从不结交地方官或乡绅,不谈国家大事。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人们以为他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而实际上这是他的智慧所致,使得他能够安然无恙地活到了七十岁才去世,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被追封为东瓯王,与其子孙共享荣耀。

汤和就是这样一个人,用智慧避开了一场血雨腥风中的生死考验,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而《明史》里记载他的“沉敏多智数”,绝非溢美之辞,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为了个“异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