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建储之谜,奕纬与奕詝的争夺战。道光即位后并未急于立储,他为何没有立长子为继承人?这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悬案。道光晚年才开始考虑建储,但他的性格极其谨慎,这让人们推测他可能希望在决定继承人时有更多的选择。因为在那时,除了奕纬外,其它几个儿子都早已去世,只剩下了奕纬一人,这意味着是否立储都显得多余。
从六岁起,奕詝便进入学堂,由以公忠正直著称的杜受田教授。他对学习要求严格,每天朝夕授课,持续十多年,使得奕詝养成了贤惠正直的品质。
就在道光皇帝费心寻找合适继承人的时候,一些小事发生了变化。这两个皇子的不同表现最终影响了道光的决策之一件事记载在《清史稿》中的《杜受田传》中,那是关于每年的南苑狩猎活动。在一次狩猎中,奕詝的一番话深深地触动了道光,让他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并赞叹说:“这些确实是皇帝应有的言辞。”这使得道光对于立储更倾向于选择这个仁义宽厚、符合传统标准的人选。
卓秉恬告诉他的侄子卓訢,如果父王问你什么,你就要毫无保留地回答,无论什么问题,都要尽情地说出。你可以看出,他实际上是在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此来超越其他竞争者。但杜受田则分析两位皇子的实际情况后认为,他们各有所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当父王谈及自己老迈且不久于世时,不用说话,而应该伏跪流泪,用真诚的心态表达对父亲的爱意和尊敬。
尽管以上故事有一定的虚构成分,但所阐述的问题是一致的,即打着仁孝贤惠旗号的是第四子奕詝,在一系列竞争中击败了才华横溢但急于求成的大儿子第二子第三子的四个兄弟最后被选为太子。
1846年6月16日,是秘密立储的一个重要日子。当天,道光皇帝用红笔写下“皇四子”、“亲王”等字样,并签名,还加上了日期和满文标志。此外,他还使用黄纸包裹并加盖封条,上面也写有签名和日期。这些珍贵的手稿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它们展示了一种秘密立储制度,为研究清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随后,当 道 光去世之后,第四子被册封为咸丰帝继续统治中国。
标签: 史上最可怜的皇后 、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完整版) 、 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顺序 、 大明之从孙子到 、 宋朝的悲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