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有很多原因中西文化交融使者利玛窦如同穿越四百年时空的中国聚会之星璀璨闪耀

在一个名为拉斐尔的艺术家留下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圣母像》。这幅画作不仅是他的成就,也是他一生中创作多幅圣母像中的代表之作。画面使用稳定的金字塔形构图,人物和背景融合得如同天地之间的小小相仿,而背景则由小天使头部组成,这种创意新颖独到。

1552年,一位名叫利玛窦的意大利传教士踏上了前往印度的旅程,他的航线沿着达·伽马开辟的大西洋航线。这段旅程标志着他远东传教之旅开始,并在5年后抵达澳门。他把后半生的生活都交给了中国,他行走于南北之间,最终辞世于北京。在那里的400年里,利玛窦以其对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贡献而著称,被誉为“西学东渐”第一人。

今年,是利玛窦逝世400周年纪念,我们将举办一次特别展览——“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使者”,展览将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共有180件展品,由来自意大利和中国数十家艺术机构共同提供。这些展品不仅包括16世纪欧洲科技水平代表性的星盘、圆规、经纬仪等,还有中国明代书画、陶瓷、玉器,以及拉斐尔和提香等杰出的欧洲艺术家的作品。

通过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利玛窦成为第一个将近代科技和艺术引入中国的人,并且也是第一个深入研究中国文学并认真钻研中国典籍的人。他用汉语撰写书籍,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带给了当时的中国人,这些知识包括自鸣钟、地球仪等,对当时人们来说都是完全新的东西。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传教士,我们将展示一系列与他相关联的事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万国坤與全图》,这幅世界地图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中心的地理观念。此外,他还直接培养了最初的一批西洋画家,并被明神宗破例安葬在北京阜成门外的一处墓园。

本次展览不仅是一个关于一个人故事,更是一个时代展示——文艺复兴对“黑暗”的冲击。微低的面颊,慈爱眼神,花白胡须……身穿红袍上帝,在无数小天使簇拥下向众生赐福。这正是拉斐尔名作《永恒与天使》的景象,它们漂洋过海来到上海,为我们带来了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秀美圆润柔和风格所代表的心灵触动。此外,《菲利普二世像》也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是一幅出自威尼斯画派大师提香之手的手工制作,以金色相框衬托显得高贵富有神韵。本次展览中的另一亮点是一幅油画像,此刻它首次回到故乡,它可能是由一位受益于利玛窦指导下学习油画技法的中国画师所绘制,是可能被认为是第一份由华人创作油彩作品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