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包括范世逵的足迹与千年传承

在明代的山西蒲州(今永济),范世逵家族以农商为业,名声显赫。范世逵本人,以字称希哲,别号东山,他生于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从事农业和商业活动。

自幼,范世逵展现出了敏锐的商业头脑和果敢的决断力。他走遍四方经商,不喜小利,只追求大买卖。在那个时代,盐业实行开中制,即政府控制盐的生产与销售权,每次有特定的需求就会召集商人提供一定数量的物资,如粮食等,并获得专门许可才能进行盐务交易。这时期两淮盐是最畅销的一种,但由于官僚腐败和势豪炽争,一般商人持有许可证却难以及时获取所需盐品,有时要等待数十年的时间。此外,还要支付高额贿赂,这极大地削弱了普通盐商的利益,使得他们纷纷退出市场。

然而,范世逵独具慧眼,将此看作机遇。他深入关陇一带,与当地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在那里经营粮草或积累财富,不仅做到了活跃又获大利。他的生意规模巨大,却始终遵守法律法规,因此受到河西都御史和边防将校的大力尊敬。

随着财富增值,家境日渐显荣,有几百亩良田数以万计之银储蓄。但他性格雅致,对衣饰用物不尚奢华。范世逵还善于识人施恩,如救助坐牢的人陈海,当后者再次背叛时,他仍然表示希望对方能醒来“完壁归赵”,显示出宽宏大量的心胸,最终赢得人们对他的钦佩。

可以说,在经历了众多挑战之后,范世逵凭借其胆识与远见卓绝的手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成功脱颖而出,是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