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有声小说:揭秘明朝人口之谜,峰值是否真的突破2亿?
在众多关于明朝的讨论中,有一个长期被人们关注的问题——明朝的人口究竟是如何变化的。传统观点认为,明初人口相对较少,而到了清初则出现了巨大的增长,但这样的观点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见。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究历史真相。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历史发展并非线性增长,而是一个波动过程。因此,不应仅仅以清初人口作为判断标准来估算明末的人口。这一错误的做法导致了许多学者低估了明代实际的人口规模。
葛剑雄和曹树基等专家通过大量史料考证,如《明实录》、地方志等,修正了洪武年间的人口基数,并得出了一些令人震惊的事实。在他们看来,洪武时期民户和军户总共约为7,124万人,这只是官方统计数字的一部分,还有一些不列入统计范围的小组群体,比如僧道户、乐户、匠户和灶户等,他们所占比例并不大,因此推测洪武时期实际人口至少达到7300万人。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自洪武二十六年至万历二十八年的平均增长率。这一期间,由于各种考据手段,如族谱研究、当地记录及外国传教士留下的见证,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根据这一数据,在207年间,从7300万增加到2050万,这一结果与之前一些学者的结论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还有关于耕地面积方面的情况,也支持这一分析。当时虽然面临着“人口爆炸”,但耕地面积并没有随之扩大,而是在崇祯时期恢复到了最好的状态,因此实际上可能还有更多未被计入的人口潜力。
综上所述,尽管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但基于目前可用的信息和考古发现,以及对这些资料进行合理解读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1600年的时间节点上,即盛世之巅,那个时候确实在突破2亿的大关,而且可能还更高一些。但这远远超过了常规想象中的1.5亿,并且城市规划建设水平、高商业繁荣以及卫生状况,都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在某些地方甚至能喝泉水,这样的景象,让人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