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过,崇祯有心理疾病,他性格阴沉多疑,谁也不相信,他只相信他自己。据统计,有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被更换;七名总督和十一名巡抚遭诛杀或逼死。这其中包括了袁崇焕、熊文灿、杨镐等国家栋梁人物,只要崇祯一旦怀疑,便是杀无赦。他不管栋梁或非栋梁,但这也导致了国家的衰败。
崇祯不仅杀人,还要虐杀并示众,如对袁崇焕,不仅在大街上凌迟,还号召百姓分食他的肉。家属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以至于彻底消灭,从地球上抹去。
袁崇焕是一位忠勇战将,以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著称,但因一封反间信,他的战功全数化为乌有,被定性为叛臣,死得极其凄惨。崇祯用以儆效尤,但结果却显示出皇帝的弱智与残暴,以及自身悲惨结局。大臣们面对这样的白色恐怖,没有生路,只好逃亡。
这些受中国传统忠孝思想熏陶的大臣,他们不会轻易变节,即使知道将来可能被史官写进“二臣传”,但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寻找生路。在清朝那边,大量得到重用的范文程、李永芳等人,为他们提供了希望。而清朝手腕之高远超越了崇祯的“杀杀kill”。
被迫在混乱中生活的大臣们,都在寻找逃跑机会,也是在寻找弃暗投明的机会。他们要求生存。
从孔有德降清开始,一系列高级军事将领如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畴等都纷纷投降。此外还有祖大寿,在松锦之战后两次降清,每次都能得到原谅并继续担任重要职务,其后又影响了一些其他将领如沈志祥等人的决定,最终共计120多位参将以上军事指挥官投向清朝,这些人有的获得了一品大的待遇,有的甚至封王公爵位,直至清末仍由后代承袭。
这些人的选择,或许可以从一个时代拐点的人心转变来解释,其中关键在于所处环境的浊净以及道义得失。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叛还是不叛,都有一定的原因。
标签: 明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哪了 、 朱元璋为什么传位给朱允炆 、 康熙 驾崩 、 南朝宋 顺序 、 朱元璋是朱棣的父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