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如同一位忠诚的园丁始终心系祖国的科研花园精心管理每一分每一秒的科研经费如同遵循严格的种植规则来

李政道:一位心系祖国科技事业的先锋,在粒子物理、原子核理论与统计物理等领域留下了深刻印记。自1972年起,他不仅回国讲学,更是为高能物理前沿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贡献卓越力量。

2021年10月10日,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办“庆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学术报告会。在此活动中,多位院士专家共同回忆了与李政道先生的往事。科技日报记者最为感动的是,李政道对我国高能物理发展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全力支持中国高能物理事业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过程中,李政道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工程历经二十多年的波折,最终在1984年得以实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成功,不仅离不开他的远见卓识,也凭借他不懈努力和承担巨大压力和风险。

除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以及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外,李政道还积极支持其他项目。他通过提议选拔学生到美国攻读研究生课程,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学家,如今已有十余名成为院士,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奖项。此计划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次大规模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对后续的人才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积极建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1974年,当李政道第二次访问时,他目睹国家人才断档危机,并撰写《参观复旦大学的一些感想》建议重视基础科学教育及培养少而精的人才队伍。这份建议引起毛主席高度关注并采纳,让国内部分教育恢复正常运作。

随后,他倡导成立“少年班”,进一步推动全国各类人才培养制度的建立。他创立中美联合培养计划,使得917名学生前往美国学习,这一行动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国际化教育之路。这些措施均体现出他始终心系祖国产业发展的心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