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自视为勤勉、努力、责任心强的君主,他对子女和臣下多次自夸,非常骄傲。尤其是在教子治家方面,他认为自己是最严格的父亲。他经常以伟大父亲自居,并且在这方面留下的记载很多。
他依据儒家思想来教育皇子,对于选择教师也很慎重。《明史》中提到:“明初,特重师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诸王傅亦慎其选。”这些教师忠诚、坚守原则,如果皇子不听劝导,不仅会受到责备,有时甚至会遭到体罚。
除了书本和老师的正统儒家教育之外,朱元璋还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经常命令诸皇子出城下乡,让他们接触农村生活,这与当代人小学时期搞的“军事拉练”相似,是为了培养不怕苦、不怕死的心理,每次都磨出了脚板上的血泡。有时,他们甚至要从南京走到老家的临濠(今安徽凤阳)。
朱元璋还亲领世子的行程,以实际行动示范给孩子们看。他曾亲率诸皇子去农村,看望农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条件;在宫内辟地种菜,让孩子们现场学习,不仅要起亭馆台榭,还要种蔬菜,不伤民财,也不劳民力。在一次外出的路上,他看到一个小僮儿,小小年纪就被役使奔波,就把这个孩子带进宫,与他的几个儿子指着说:“你俩同年龄,却能奔走服役,你们不可恃年幼怠惰。”
为了让诸子的习惯勤劳而非骄奢淫逸,朱元璋曾命内侍特制草鞋分发给他们,只有穿草鞋才能步行三分之一路程,其余两分之二必须乘马。这样的教育方法,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朱元璋一人做过。
晚年的朱元璋面对自己的儿孙,对自己做了如下评价:“吾持身谨行,汝辈所亲见。我平日无优伶瞽近之狎,无酣歌夜饮之娱,我正宫无自纵之权,妃嫔无宠幸之昵。一旦浮词妇察其言非,即加诘责,因此各修饬,无妒忌至于朝廷政事稽于众议参决可否,但善是从,一人一言尤加审察故言无偏听政无阿私。”这样的自我鉴定虽然有一段争议,但整体上没有夸饰。而在位三十一年里,他每天早出晚退,没有玩物,没有溺爱,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欲,同时也是希望通过亲身垂范来教导后代,使得皇图永固。但他不知道的是,即便有这样高尚的道德操守,也无法抵御帝制极权带来的腐蚀。
标签: 元朝的历代 都有谁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 明朝有几个帝王 、 哪个朝代没有昏君 、 大理国为什么不列入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