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金银比价在宋朝之后,明朝的两百多年历史中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最初的约一比四到一比五,随着大量外来白银的流入,比价开始调整,使得整体银价呈现下跌趋势。到了明末,比价甚至达到了惊人的一比十或更高。在此背景下,白银的涌入对商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引发了明末白银危机,最终导致经济崩溃。
据《明史》和《明实录》等文献记载,在洪武元年(1368年),黄金与白银之间的兑换比例大致为1:5。而至洪武十九年(1386年),这一比例上升至1:6。此后,在永乐十一年的某个时期,这个比例略有回落,为1:4.8。宣德元年的黄金与白银兑换率则再次上涨至1:7.5,而成化十七年的这个数字降低到了1:7。
弘治十五年的记录显示,一两黄金可以兑换九两白银;而嘉靖九年,这个比例又重新回到六点几。这一波动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些微妙变化。隆庆六年时,再次出现了一种八点几的交叉,而万历四十八年的数据与隆庆六年的相似,即每两黄金可兑换八两白银。
崇祯八年,则是这个周期中最后一次记录,该时间里,一两黄金可以兑换十两白silver。这段时间内,从宏观层面看,尽管市场价格发生变动,但这些具体数据所反映出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资料,以深入探讨该时期货币政策、国际贸易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情况。
标签: 明英宗这么昏庸为何还叫英宗 、 明朝 关系图列表 、 明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朱棣为什么不敢黑朱标 、 元朝 顺序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