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和锦衣卫,两大机构,如同左右手,将皇帝的意志转化为行动。朱棣登基后,为防建文党人的干预,不断派宦官刺探情况,但缺乏专门机构。于是,在永乐十八年八月,东安门北设立了东厂,以内监掌之。
自此,中官益显横,不可复制。东厂任务是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在皇帝直接指挥下,每个提督都由司礼秉笔第二人或第三人担任,其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而简称为提督东厂,并颁发关防一颗、密封牙章一枚。
在千、百户之下的是掌班、领班、司房四十余名,以及役长(又叫挡头)率领番子数人计有一千余人。这两部分人统称为隶役,都从锦衣卫挑选最轻黠猥巧者充任。在每月初一分配一次访缉任务,即分瞰官府及各城门访缇,有听记坐记之分。而且不仅限于官员行为或城门得奸,还包括地方失火雷击何物等事件,每月底还需奏报杂粮米豆油面价格。
外边事无大小,皇帝都可以随时知道。此外,一批流氓无赖勾结番役进行诓骗钱财和挟报私仇,他们通过所谓“打桩”获取信息,并利用这一点敲诈勒索民众。
洪武二十年烧锦衣卫刑具后六年禁止内外狱上锦衣卫,这直到朱元璋死去才恢复了锦衣卫典狱权。在永乐时期,又增设北镇抚司原来的镇抚司改南镇抚司专治诏狱而南镇抚司则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此举是为了牵制权力互相限制。
成化十四年增加铸北 司印信,一切刑狱毋关白本卫,即使交给锦衣卫的案件也可直接请示皇帝裁决而非三法司过问,这样做是为了牵制重大的特务机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以免滥用职权。
《万历野获编》卷二记载了诏狱生活条件惨烈,“室卑入地,其墙厚数仞”,犯人被投入后便无申诉之处,只得受刑挨打,其中有拶刑尤其残酷。“拶”紧则肉虽去而骨不伤稍宽则十指俱折矣。而另一种叫做琶的刑具更是残忍至极,“每上百骨尽脱”。
明朝皇帝用这些酷刑来残害官民,以便实行统治。尽管医院主持宦官而武将掌管,但他们之间关系密切,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既有结构又有矛盾的体系。一方因宦臣专权另一方因太监控制形成“三位一体”。
标签: 古代有多少个朝代 、 大明风华真实历史故事 、 明朝太后孙若微历史原型 、 北宋盛家原型 、 对宋朝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