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居寀——北宋时期的杰出工笔花鸟画家
黄居寀,字伯鸾,933年至993年后活跃于五代时期,是成都(今四川省)人,也是著名的五代十国画家黄筌季子的儿子。他擅长绘制花竹禽鸟,技艺高超,用笔劲韧而稳健,色彩浓厚华丽。他的园中竹翎毛形象逼真,生动自然;他描绘怪石山水之作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而与父同仕于后蜀期间,他担任翰林待诏。在那段时间里,他曾合作在殿廷上为墙壁和宫闱屏幛创作,不可胜数。
人物简介:
入宋之后,他仍然担任翰林待诏,并得到了太宗的青睐,被授予光禄丞一职,还被委以搜访名画和鉴定品目的重任。一时之间,无论是哪位同辈,都不敢不向他请教。黄居寀与其父一样,他们的画风都富丽堂皇、浓艳夺目,这正好符合宫廷所需,因此,在朝廷中的地位就自然而然地掌握在了他们手中。其他画家的作品要想进入朝廷,就必须按照黄氏的画风来取舍淘汰。
993年,当他出使成都府的时候,他已经六十一岁。在圣兴寺内,他留下了一系列壁畫,如《龙水》、《天台山》、《水石》等。此外,《宣和画谱》还记载了他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春山图》、《春岸飞花图》以及《桃花山鹧图》,共计332件。而传世作品如《竹石锦鸠图》的册页,以及《山鹧棘雀图》的轴绢本设色,其纵向尺寸达99厘米,横向53.6厘米,上方有宋代赵佶题写“黄居寀山鹧棘雀图”的八个字,以横书形式存在,现在这幅作品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相比之下,其兄黄居实和黃居宝虽然也都是有名的小说家,但因为早逝,所以没有能达到其兄大将军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