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的反复发作在宋朝皇帝身上显得尤为频繁。宋太祖虽然表面上看似正常,但据《三朝圣政录》记载,他曾经对宫女产生过极端的迷恋,甚至亲手将她杀死。这一暴戾之举与他的平日里稳重为人大相径庭,因此宰相韩琦在审阅此书时坚持删除这一部分,以避免传递负面的信息给后世。
光宗则被称为“疯皇”,他格外敏感和多疑。在精神失常的时候,他长达两年的统治期间导致了国家的混乱。他既有放逐臣子陈源,又后来让他重新担任宦官班头,并恢复了被抄没的家产,这些行为使得朝廷变得乌烟瘴气。他怀疑所有人的讣报都是骗子,包括四川统帅的死亡,以及自己的父亲要废黜或伤害他。即便是父亲去世后,他也不愿出席丧葬仪式,制造了一系列荒谬的人伦事件。
除了智力发育迟缓的问题,不少皇帝也因为消化不良而注意饮食禁忌,如宁宗。他的这种行为令人感到滑稽——命人制作屏风,上面写着“少饮酒,怕吐”和“少食生冷,怕痛”。每次巡视后宫,都会有两个宦官带着这两扇屏风先行开路,如果有人劝他饮酒或吃生冷食品,他们就指向屏风以示拒绝。
华岳因反对权臣史弥远,被捕入狱并拟定斩首处决。但案卷呈到宁宗面前,他因为听闻华岳正直,却想宽恕其一命,只是不知斩首刑减轻一等是否意味着杖毙,最终同意,将华岳活活打死。当时史官评价较为委婉,而词人周密则直接说:“不慧而讷于言”。
度宗即位后,对中原虎视眈眈的蒙元政权不断蚕食国土,使得灭亡只待时间问题。他却毫无忧虑国家大事,一心沉溺于后宫纵欲。而更荒唐的是,将批奏章的事务交由四个宠妃处理,即所谓“春夏秋冬”四夫人。愚蠢且残忍的皇帝只能导致臣民遭殃。
神宗病重时,其同母弟赵颢表现出了觊觎皇位的情绪,与异母弟赵頵频繁进出宫禁,有时还要求留宿大内。当神宗已无法说话,只能用怒目瞪视回应。此刻宰相王珪、蔡确等重臣暗通声气,神宗才意识到必须立年仅10岁儿子赵煦为太子,但由于不能说话,也不能书写,最终直到临终前几天,在病榻前才点头同意立太子,这场夺位之争终于决定了未来的大局。
至于为什么宋朝皇帝多愁多病,不仅遗传、性格和经历有关,更深层次地与享乐文化有关,如明代朱国祯所言,“疾病多起于酒色,而帝王尤甚。”更重要的是,从雍熙北伐失败开始,一连串恐辽、恐夏、恐金、恐蒙元的心理负担,使得他们缺乏安全感,从而形成消极的心态,这种状态从一个君主继承到了下一个,无休止地持续下去。
标签: 明朝要是不灭亡会比清朝好吗 、 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及名人 、 朱棣为什么要反朱允炆 、 中华上下五千年顺口溜 、 忽必烈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