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阅了《宛署杂记》的第十七卷,发现里面记录的都是明代万历年间老北京的方言,我原本以为这些话是满清北方带来的,但原来它们是燕赵地区独有的口语,真是有趣。
父亲问我:“儿子,还记得这两个说法吗?一个是‘大’,一个是‘别’(平声)?”然后他用“哥哥”称呼我的弟弟,用“姐姐”称呼我的妹妹。我想,这些词虽然还存在,但作为父母对子女的称呼,其用意应该已经消失了吧?
他们还用“挂搭僧”来替人说话,这是什么意思?而当人们不诚实时,被叫做“溜达”,这种说法现在还有吗?如果不理人,被叫做“臊不答的”,这个确实还是有人用的。
如果事情不紧急,就被叫做“疲不痴”,这在现代社会也是常见的。如果物品很旧,就被形容为“曹”,但这个词怎么样呢?而当水桶装满水时,说它已经溜沿了,那就是完美无瑕。而在北京,还有一个表达方式,“浮溜浮溜的”。
如果某事物只有一部分完成,而不是完整的话,就被称作“齐骨都”。对于那些杂乱无章的事情,我们则说它们像零三八五一样。最后,如果我们提到一只老鼠,那就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夜磨子。不过,在北京,是否真的有人这么称呼呢?
标签: 明朝黄帝排序表 、 宋末 、 明朝是世界第一强国吗 、 为什么历史很少提明朝 、 没人觉得明朝历史很诡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