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华夏文明尊崇诗书。黄庭坚说:“人不读书,肤浅无聊。”韩愈在《进学解》中自我描述为:“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其《杂诗》中表达了对古籍的厌烦。文人骚客们日诵经史,不分晝夜,他们推崇读书至极,《圣经》甚至提到“读书繁多,身体疲倦”。然而,我们历史上又有焚书坑儒的例子,如秦始皇、朱元璋等。尽管文化被禁止,但因为这些作品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仍旧流传开来。“雪夜闭门读”成为了封建时代的一大乐事。
朱元璋出身和尚,对文化并不理解,他规定了八股取士,这比烧书更有效地控制了知识界。他认为通过考试可以测量一个人的品格和忠诚度。八股文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并且奉朱熹集注为圭臬,这导致士人的创作停滞,不仅形式僵化,而且内容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意义。
清初粤人廖燕批评明太祖的八股取士与秦焚书相似,只是明朝做得更巧妙些而已。这两种方法都旨在使人民心智单一,而非真正促进文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孟子》遭到了严重改动,因为它提出了关于民权、轻徭薄赋以及仁政的观点,这些都是反对专制统治的思想。
我们思考的是公平正义,是辽阔浩瀚,是那片永远不会褪色的自由蓝天。但同时,我们也应反思我们的历史如何让这种思想无法实现,以及未来我们能如何保护和弘扬这些价值观念,使它们成为现实中的指南针。
标签: 十大千古一帝排名 、 元代一共有多少年 、 明朝太后孙若微 、 明朝那些事书评经典 、 宋朝有哪些代表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