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七年,明降将孔有德领兵攻陷桂林,改靖江王府为定南王府。顺治九年,农民起义军李定国攻占桂林,孔有德兵败,举火。图为靖江王府。(资料片)袁崇焕对不听调度的毛文龙终于忍无可忍,一怒之下先斩后奏把他杀了,消息传出一片哗然。然而,这是不是一个信号?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后遗症到底有多大?他有多少是私心?他到底错在哪儿了?
当尚方宝剑遭遇尚方宝剑,
让袁崇焕真正起了杀心的,是毛文龙割据东江,不听调度。
要知道,毛文龙是明朝任命的东江总兵,他天启三年加封左都督,被赐尚方宝剑。他的桀骜不驯、拥兵自重、不服节制,都与袁崇焕的平辽方略格格不入。
而作为封疆大吏手握重兵,又孤悬海外,毛文龙俨然就是个“土皇帝”,又怎么能甘心受袁崇焕的辖制和摆布呢?
据李清《袁督师斩杀毛文龙始末》记载,在五月二十九日,当双方初次见面时气氛还算融洽,但当话题转入设饷宁远、更定营制、增设监司等具体问题时,毛文龙却断然拒绝,并表示不接受任何整顿建议。这让 袁崇焕动了杀机。
为了kill掉毛文龙,袁崇焕决定设一个局。在六月初五这天,他命随从亲兵与三千名将士两军“校射领赏”。在联欢性的活动中,对东江官员一一慰问,每人都得到了赏赐,而这也使得众人喜悦无比。但就在此刻,有冷汗流过脸庞。当场上欢声笑语之际,他暗地授计属下,把毛文 龒和随行人员截开,然后突然围住他们,将话题转回更定营制、增设监司的问题上。一声怒喝之后,他们拿下了毛 文龍,将其剥去衣冠束手就擒。
接着,用着朝廷所赐尚方宝剑,将其斩落。而对于这个事件,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些认为应该杀死这样的反叛者;有些则认为没有必要如此严厉处理。此事激起了一波巨大的争议:该杀或非该殺?直到今天,它仍旧是学术界讨论的话题之一。
有人说:“以举国不能杀、不敢 kill 之人,而督师毅然去之。”另一些则认为,“十二条罪”不足以判处死刑。而且,即便如此,也应先奏后 斩,而非先斩后奏。但对于那些急于行动的人来说,“迅雷不及掩耳之法”似乎也是必须采取的手段之一。
那么究竟谁正确?站在战略角度来看,在那个特殊背景下,要么牵制敌军,要么确保内部秩序,那些理由虽然充分,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历史上的权力斗争往往会因为个人立场而变得复杂多变。不仅如此,这种行为也可能导致整个国家结构发生改变,最终造成不可预测甚至负面的结果。所以,无论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其背后的真相显然远比表面现象更加复杂深奥。在历史的大潮中,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多维度作用下的结果,其中包括政治利益、私心情感以及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考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种权力游戏,以及每个参与者试图在这种游戏中取得优势的一系列策略和决策。而最终是否能够达成目标,则取决于这些决策者的智慧和判断,以及时代背景所给予他们的情境限制。
标签: 明朝 简历 、 明朝那些事儿全七册txt下载 、 朱允文老婆叫什么名字 、 中国朝代排名 、 历史时间轴高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