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如何防止豆腐渣工程从自然景观到文治盛世的考量(图)

我在一月七日,于长沙的天心阁古城墙上发现了一块明朝洪武年间的窑砖,这块窑砖上刻有负责制造官员的名字,表明了明朝对于工程质量控制的手段。在这之前,我对“豆腐渣”工程的危害有着深刻的认识。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上的这块青色窑砖睡在那里600多年,却一直未引起游人的注意。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专业委员会理事冯建平考证,这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一块窑砖,目前在天心阁250余米古城墙上仅发现这一块,其余窑砖多为清朝咸丰年间留下来的。

这块明朝窑砖从洪武年间到现在,都见证了长沙600多年的历史。我了解到,天心阁下的一段古城墙已被定格为长沙古城墙唯一遗存实物。然而,在自然景观中保存得如此完好无缺,这是非常不易。一段城墙差点被全部毁掉,是因为有一帮文人阻扰,才有今天的存在。这是我所理解的一个幸事。

这些陶瓷上的官员名字保证了质量,它们记录着谁建造了哪些部分,以及他们负责什么。而且,每一次验收时,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陶瓷是由哪些人制作的,以及它们是否符合要求。因此,当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些陶瓷时,我们可以追溯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技术。

为什么会刻上这样的信息呢?冯建平说,这些都是作为城墙砖的官窑印,与现代社会中的质量控制手段相似。如果你是一名游客,并在天心阁附近找到其他类似的遗迹,你也可以与管理处联系,最先提供信息者将获得奖励。这让我意识到了保护文化遗产对于后代子孙来说至关重要,而这种意识自从宋代以来,就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心中。

随着时间推移,从隋唐、宋元直到清末民初,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而我,也如同那些守护着历史的人一样,对待每一个曾经历过的大事件和人物,都抱有一份敬畏之情。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像曹典球先生那样坚持到底,不断地传承下去,那么我们的城市,将会更加繁荣昌盛,同时也更美丽动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