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忆起公元1399年,那是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发动叛乱,公开向建文帝开战的那一年。于是大明王朝进入了一场惨烈的“南北战争”。在那个时候,我作为建文帝朱允炆,我的手下已经无多少大将可用,而北方的很多将领都归顺了朱棣。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我算来算去,就只有年已65岁的老将耿炳文可以委以重任,所以我任命他为北伐主帅,率领30万大军(其实只有13万)北上讨伐朱棣。
先说说耿炳文这个人,他是明朝的一位开国大将,其名气虽然和徐达、常遇春、胡大海、蓝玉等人无法相比,但也是战功赫赫,彪炳史册。翻翻他的功劳簿看看吧。我知道耿炳文算是创业时期第一批员工之一,他是我安徽凤阳的一个老乡,他父亲耿君用跟随我作战,在长江战死,他承续父亲的职位,继续为我征战。
耿炳文打仗的本领是杠杠的。他攻取张士诚的地盘长兴,这个时候长兴城内只有七千守军,而我的援军也被李伯升夜袭击退。在这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耿炳文不慌不忙,随机应变,居然凭七千孤军与十万敌军相持一个多月,“婴城固守,不解甲者月余。”后来在常遇春配合下,我们击溃李伯升的大部队,还在追击战中歼灭敌军五千多人。此战使得耿 炳 文威名远扬,也让他得到我的重用。在以后历次的大型战役中,他一直是我重要的人物之一。他跟随常遇春等攻取中原、平定山西河北、击败元朝大将乃儿不花,还南征云南。手里握着一把大的战斗成果,因此,在行赏时,将他与徐达、常遇春等并列,并因为他的长兴保卫战而封他为长兴侯。
列举这么一大堆,只是说明:派遣 耿 炳 文 北 上 讨 伐 朱 棣 应该 是 明 智 的,最少 不 是 错误 的,只有这样的百戰名將才能胜任如此重大的任务。而老將軍碰到了新情况。当我们刚刚进入河北,一路进驻真定,就遭受挫折,被驻守雄县前锋九千多人全歼,以及鄚州失守。这前期失利可能暴露了耿 炳 文的一个短板:善于防御,不善于进攻。善于消耗,不善于决斗。这缺陷导致我们的部队进一步失利,当时我们的手下一位重要将领张宝被俘,而后被放回,以此放风说要进攻真定。然而,由於情急之際,我们调离了南岸部队前往北岸,以保卫真定。但当我們剛渡過滹沱河時候,因為隊伍紊乱而成為敵人的機會,這就是最终失败所致:“兵分三路入阵,有备无事。”
尽管如此,当我们的部队成功收缩到真定城就变得坚不可摧。而且,即便是一代名將也不能独力抗拒天下的力量,最终我们撤退至济南,从而结束了这场悲剧性的战争。不过,如果当初能够保持对优秀指挥官如耿 炳 文 的信心和支持,或许历史会有不同的走向。但遗憾的是,因为一次意外挫折,我们错过了这一机会,让真正值得信赖的人士离开了我们,再次证明了一点:不要因一次小小挫折就抛弃那些能给你带来转机机会的人才,他们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帮助你的。如果建文帝继续重用 耿 炳 文 以制约燕王,那么或许历史不会走到今天这样绝望的地方。但现在看起来,没有那么幸运的事情发生过。
标签: 掌握权力吗 、 大明王朝1566细思极恐 、 明朝那些事作者赚了多少钱 、 明朝那些事儿危害 、 明朝各位 在位时间和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