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教科研网北京科技奖最高奖得主邵峰谈科研勇于挑战精神

在202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揭晓中,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简称“北生所”)学术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荣获突出贡献中关村奖。这一殊荣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最高荣誉。自2019年设立以来,这是第二届颁发此类奖项。首届获得者包括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和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

作为国际天然免疫和细胞焦亡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邵峰在病原感染、天然免疫以及抗肿瘤免疫领域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研究。他提出的新理论、新机制不仅刷新了相关领域内的认知,还极大地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

自2005年加入北生所以来,邵峰与该研究所共同成长。他形容自己是一个顺畅的人生旅程:“从8点到单位后,我经常与团队开组会,一直到下午一两点;下午6点多下班回家陪一会儿家人,然后晚上9点家人休息后我再做一些工作。”他还表示,如果继续留在国外,他能够预见未来30年的生活状态,但这种安逸缺乏挑战,使他决定回到国内寻求更大的价值。

当时国内正值科技体制改革之际,2005年8个部委推动成立了北生所,它致力于进行原创性基础研究,同时培养优秀人才,并探索新的国际接轨而又符合中国发展的科研运作机制。面对外界质疑,当初选择返回国内是否明智时,邵峰坚定地说:“如果能在中国和国外取得同样的水平,为何不选择自己的国家?”

四次转变后的现状显示出他的能力与决心。在病原菌方面,他团队发现了一系列全新活性的病原菌毒力蛋白,并揭示了细菌内毒素及其前体分子的识别机制。在炎症和免疫领域,他首次鉴定了细胞焦亡关键底物蛋白,并重新定义了细胞焦亡概念,为癌症化疗药物中的毒副作用提供了解释。此外,他还发现通过激活靶细胞产生焦亡,可以高效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前,作为天然免疫和细胞焦亡领域最为领先并贡献最大的国际科学领军者之一,其成果得到广泛关注并影响着全球医学界。此前的生物科技创业公司Quench Bio和Ventus Therapeutics分别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及6000万美元A轮融资,以开发针对天然免疫通路的抗炎药物及肿瘤药物,其中Gasdermin家族蛋白成为热门靶点。

随着十多年的发展,不仅基础研究得到了提升,更需要将这些成果转化为社会实践。“我们要有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意识”,即积极参与产业转化,“否则,你们永远只能放在书架上。”基于这一理念,与合伙人今年初成立了一家名为“炎明生物”的公司,将专注于开发针对炎症风暴及肿瘤疾病新药品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如北生所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像邵峰这样的顶尖人才,都将成为北京建设世界级创新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真正基于前沿科学原始创新以及药物研发环境优化,“北京无疑是全国最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