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杨侗,历史上评为在位最短的隋朝皇帝。杨侗,字仁谨,是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母小刘良娣。生性宽厚,仪表漂亮。大业二年(606年)八月初九日,被封为越王。大业九年(613年)六月初三日,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叛。杨侗与民部尚書樊子盖抵拒叛军。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初十日(《隋书·杨侗传》误作大业十三年),隋炀帝巡幸江都,命杨侗与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代理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总管留守后方的事宜。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初九日,瓦岗寨首领李密、翟让等攻占兴洛仓。杨侔派虎贲郎将刘长恭、光禄少卿房萴进攻李密等人,但反被他们打败。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当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一群忠心耿耿的官员和将领拥立了楊侔為新皇,大赦天下,更改国号为“皇泰”,史称其为“皇泰主”或“皇泰帝”。然而,他在位时间很短暂,不久便被迫禅让给王世充,并被幽禁至含凉殿。在此之后,他遭到了王行本的毒酒和布帛缢杀,最终去世。
尽管他统治时间短暂,但对他的评价却是:“美姿容,性宽厚。”魏徵等《隋书》、《北史》中记载了他的这些优点。而司马光《资治通鉴》则没有直接评价他的人物特质,但通过描述他的政治活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幸的人物,在乱局中挣扎求存,最终因政治斗争而落得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