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是明十三陵首陵——长陵建陵600周年。永乐皇帝与明长陵历史陈列展6月20日起在长陵祾恩殿内举行,首次以实物和图片形式集中展示了永乐皇帝生平功绩、长陵营建、明陵分布等情况,使中外游客感受到十三陵丰厚的明文化内涵。
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麓,是明朝迁都北京后的十三位皇帝及其皇后的合葬墓群。该地区群山环抱,川原秀丽,有气势磅礴的建筑与山水胜景巧妙布局,为一件世界瞩目的艺术杰作。2003年,十三陵被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该地神路、长陵、定陵和昭灵台已向公众开放。
其中,长宫是建立最早、中大面积、中宏伟度保存最完整、中考究用料最为精细的坟寝之一,它埋葬着永乐皇帝朱棣及他的妻子徐氏和殉葬妃子。此外,还有其他十二座帝坟构成体制完备而规模宏大的坟寝建筑集群,从而使得整个13个地下成为中国古代坟墓中的代表,并且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极高的历史价值。
朱棣庙号称成祖谥文皇帝,他是第四位太祖朱元璋之子,在洪武三年时被封为燕王,在洪武十七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并在建文四年夺取了帝国宝座。在他的一段时间里,他下令将南京迁至北京,这是在象征中国封建王权的一个重要地点,同时也参与编写《永乐大典》,浚通运河,并派遣郑和到西洋航海,这些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
选址始于永乐五年的后半叶,当时礼部尚书赵羿奉命率风水术士廖均卿等人踏遍北郊,最终选择了昌平天寿山上的“风水吉地”。地下墓室开始于 永乐七年的五月八日落成之后,再陆续建设上面的地面建筑直到嘉靖年才完成增添。这些建筑遵循太祖孝庙制度略加增删。而主要部分是位于天寿山脚下的前方后圆形结构坐北向南。内部包括宝山、楼阁以及祾恩殿门沿着中轴线排列,从而显现出恢弘气势,而前边则有神道幽深曲折布置石像生等墓仪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纪念氛围强烈。
张勇昌平区特区办事处主任表示:“通过举办‘永乐’展览,我们能够整合多种资源,将人们引导关注传统文化瑰宝,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据了解,“永乐”展览只是20日开幕的一系列活动之一,其余还有“13”国际旅游文化节、“非物质遗产展示”、“旌旗展”、“设计大赛”等多项内容。这场活动不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这片土地上的无价珍贵,更激发了我们保护这些瑰宝的心愿,让更多的人享受这份悠久历史带来的美好经历。
标签: 明朝那些事全文阅读 、 历史王朝的先后顺序 、 明朝台湾 、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人物 、 元朝历史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