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和战略是常讲常新的问题。随着全球和安全形势近乎根本的变动,现在讨论这些问题恰逢其时。如果我们回顾近代以来国际上关于战略和大战略研究脉络,会发现它一直与战争、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等高烈度议题密切相关,同时又与有其具体内涵的和平这个至少中低烈度议题密切相关。“兵者国之大事”,大战略首先涉及战争冲突,进而扩展到各种形式的关系调控,而在和平时期可以一言蔽之称作“治国方略”及其诸多方面。
在战争和战略研究中,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可谓一部最经典著作。克劳塞维茨在书中颇有创见地论述了战争的内涵、性质、原理、目的、认识方法等“战争哲学”内容,不仅在当时极具洞察力,而且为后世所称道。克劳塞维茨首次直面一切战争的内涵和本性,把它作为战争研究的根本主题,揭示了战争不仅涉及战场的攻守厮杀、作战方式和战术特点等,还更本质地涉及战争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总体性,即战争包含的全部社会、、军事、心理要素。所以,作为探究军事和双重意义上取胜之道的大战略理应涵盖这些要素。
这就是说,对战争本质的理解是首要关键。克劳塞维茨反复强调,暴力是战争的最根本要素,是所有其他的理论起点和实践伊始。他首次揭示并着重强调了战争的双重性质。这可以说是他的战争哲学的精髓。战争有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特性在哪里?——在于战争是有组织的大规模暴力,是“一种暴力行为,对这暴力的使用(就其本性而言)不存在任何逻辑限制”。暴力自身的逻辑就在于,它是驱使下两大“活生生的力量”的彼此冲撞,因而随着每一方都试图压倒甚或摧毁对方,暴力将无限制地升级。或用克劳塞维茨的话说“武力冲突无拘无束,除了武力本身的规律外不服从任何法则”。
然而,战争必然会受到战争以外力量的影响。这些影响概括地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从事战争的共同体各自的特殊性质;第二,这个时代的一般性质,或者说时代的、经济、技术、文化和社会要素。这些力量的影响可以抑制战争不至于升级到绝对暴力的程度,它们集中体现为战争的目的和这些影响所代表的与相对的理性,因此,在战争的内核里面同时包含这样的双重性质。一方面,即使是开始时在明确目的支配下的有限战争,如果主导这场战争的目的不能做到始终一贯,那么这样的暴力对抗会由于武力自身的逻辑运行有可能使有限战争升级到绝对战争。另一方面,即使升级到绝对战争也仍然有可能回到有限战争,如果合理的目的后来居于主导地位,这场战争就会成为有限的和合理的。
这就是克劳塞维茨名言“战争只是政策(或)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内蕴的哲理所在。如果从大战略视野看,《战争论》全书贯穿的是一根关于战争目的、目标和手段的思想红线,这根思想红线联结并维系着它们各自的功能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战争的手段主要是运用武力,而武力本身应当适合于军事目标,军事目标则应当适合于目的。目的理应统帅全局,统帅一切,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一般就是统帅军事。或者说,暴力要成为合理的,就应当表现目的。当然目的本身也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而这种区分是至为重要的。
用克劳塞维茨的一句非常笼统、但非常正确的话说,合理的目的“不过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相对于外部世界的所有利益的托管者,是这个共同体的所有利益的代表”。没有合理目的支配的暴力就是不合理的暴力,胡来的暴力,也就是完全由情感支配的暴力。在战争中,在充满仇恨、、恐惧、兴奋、心态、危险、数不清的紧急事态和临时决定的大规模暴力中,这一点往往是最容易被遗忘的。
本文节选自《领导文萃》2024年8月下“高端访谈”栏目《战争与大战略——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
标签: 明朝台湾 、 中国历史朝代表图牿 、 明朝16位 在位时间 、 明朝那些事儿txt全文 、 中国历史朝代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