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古老而又深远的历史长河中,帝国的兴衰与人心的变迁交织成一幅错综复杂的情景。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帝权虽同一,但建立朝代之路各异。秦帝国的崛起是列国争霸、强者兼并所至;晋、隋、唐、宋则是由旧政权内部强力人物借反叛手段夺取政权;元和清则是外来军事入侵导致汉族政权覆灭后形成异族统治。
除此之外,只有汉和明两代,是农民起义所铸就。这两大朝代具有鲜明特征:首先,他们都是新生力量,在赤手空拳下打造出自己的国家,而领袖的地位是在“起事”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来,与其他朝代不同,其领导地位早已确定。在秦始皇之前商鞅已经奠定了基础;在晋文帝之前司马懿已掌握重权;隋文帝在灭周前便掌控大局;唐高祖及宋太祖均以军阀身份崛起。而元和清则是由完整独立的异族政权取代了中原汉族政权。
其次,这两个时代天下的未定之际群雄并起,“起事”者共同组成了一个豪强集团,内部存在主从关系,但许多成员都拥有重大功勋、实力及资本,这种“功高震主”的现象使得领袖们与其它成员之间处于微妙状态,即既非纯粹君臣,又如兄弟相待。这使得绝对权威面临潜在挑战。在李自成和洪秀全领导的大举动乱中,也体现出了这一点,最终他们因为这种特征而覆亡。
因此,当以汉或明模式建立起来的帝国结束内战时,便面临豪强集团内部斗争,以渡过这场危机才可能稳固。所以,我们看到只有汉和明初期发生了大规模杀灭功臣的情况。在刘邦消除韩信等异姓王之后,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更为精细,有条不紊地消灭掉李善长等所有同样“起事”的重臣直至去世前解决最后一个威胁蓝玉。
然而,无论如何,对于那些曾经共度风雨的人来说,一旦涉及到巨大的利益,他们往往会抛弃一切忠诚,以个人利益为重。这正如朱元璋即便愿意用情感来处理这些问题,却难以避免被背叛,因为那么巨大的力量总有一天会让人无法抗拒,而成为敌人的力量也一样巨大。称兄道弟意味着平等,这是一种极端危险的情谊,在患难时刻能成为团结力的纽带,但到了享福的时候,它立刻变成了对最高统治者的最大威胁,从而引发血腥清洗。
相较之下,那些从一开始就有明确主从关系,如曹操、李渊或赵匡胤这样的集团,更容易维持安稳。不过,帝制本质上是一个家族控制整个社会,每个家族都分享这个家族间共有的资源——血液。当别人的血流尽时,你才能安全地保持你的位置。一方面要将可能威胁家族统治的人彻底消除,一方面要确保最终将所有重要职责集中给自己亲近的人。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些,那么你的位置就会像火山爆发那样迅速失去。
标签: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及重大事件 、 明朝末年的惨状 、 土木堡明军遗骸 、 明朝为什么很诡异 、 元朝灭亡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