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些人虽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忠诚心,但头脑中却存有固执和片面观念。这种现象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往往以简单化的方式应对,尽管出自善意,却常导致国家失去更好解决问题的机会,对人民带来严重后果。明朝处理俺答求贡的事例,就是这一现象的一个真实写照。
俺答求贡失败
俺答汗是明朝中后期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他继承父兄基业,东征西讨,战绩显赫,最终成为了蒙古右翼三万户实际上的盟主。自元帝北逃以来,明朝与北方蒙古族之间关系不稳定,南北交流受阻。单一畜牧业使得蒙古族陷入困境,他们需要汉地物资,只能选择贡市贸易或抢掠。
俺答采取了求贡策略,如果不能通过和平方式得到物资,就会转而使用武力。在他成为“索多汗”并控制诸部之后,一次又一次向明廷提出通贡请求。他邀请边防军官共欢宴,并严惩过犯的人员,将抢来的东西归还,但他的请求被拒绝。
嘉靖二十年秋(1541),俺答派使者石天爵正式向明廷提出通贡请求。在廷议期间,他待命塞外表现出了愿意讲好的态度,并将以前抢掠的东西全部归还。但最终兵部调整意见,被嘉靖皇帝打回来说:“虏多诈,其请贡不可信……唯以大义拒绝之,则彼之奸谋自沮。”于是兵部调子180度大转弯,大谈“虏多诈”,最终决定坚壁就城,不准通贷。这一决定激怒了俺答,他下石岭关、掠太原、杀死总兵丁璋等大将,“边患始棘”。
嘉靖二十一年五月,在宣布停战后再次派遣石天爵到达大同要求通貿,但结果石天爵被凌迟处死传首九边。面对这消息,俺答愤怒,“遂不待秋期,即以六月悉众入寇,大掠山西”。此后的类似事件不断发生,大概都是因为提出的使臣刚到边境就被杀或者运气好一些但无法过关。此后到了嘉靖二十九年6月,在仇鸾吓得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况下,用重金让他改道,而俺达到蓟镇于8月16日破古北口进入塞内,再次围攻北京城,这是开国以来第二次围城事件史称“庚戌之变”。
然而,由于没有要拿下北京城的打算,此次围攻未如土木之变那样成功。而著名奸相严嵩看透了这一点,他说:“败于边可隐,败于郊不可隐(虏)饱将自去,以坚壁为上策。”同时也有所谓忠臣杨继盛反对开马市,与此同时,有的大臣支持开马市,这种矛盾情况一直持续至最后打开了一线希望,那就是桃色事件引起的一场战争结束。
关于这桃色事件起因,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这样的:由于孙子的婚姻风波,让奥图钟情夺爱,使得把汉那吉逃奔明朝。这件事让苦等和平契机已久的君臣如获至宝,上奏要求接纳把汉那吉,以此为契机争取与奥图通貿实现长期和平。这一举措终于成功结束了数十年的战争,为双方带来了长久的安宁。但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士大夫们如何因为偏见误国,以及如何一个偶然的小插曲可以改变整个局势。
标签: 土木堡死了哪些名将 、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朝代 、 明朝灭亡很诡异 、 明朝六十四名将排名 、 宋朝女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