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当兄弟成君臣自然之美(图)

在那些古老的日子里,天空下铺开了无尽的故事。自秦朝起,帝权的性质虽一,但各朝建立之路迥异。秦帝国的诞生是列国长期争霸、强者胜出的结果。而晋、隋、唐、宋则由旧政权内部的大贵族或军阀以反叛方式夺得权力。元和清两代,则是外部强大军事入侵导致中原汉族政权解体,从而形成异族统治。

除了这些以外,只有汉朝和明朝,是通过农民起义长期战争所塑造出来的国家。这两种政权都有两个鲜明特征:第一,它们都是赤手空拳打下的新政权,其领袖人物的地位是在“起事”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像其他时代统治集团内部领导权早已确定;第二,它们在群雄并起时,“起事”的豪强共同组成一个主从关系网络,其中许多成员都有重大功勋及实力,这种关系对领袖始终构成潜在挑战。

李自成和洪秀全的事迹同样具有上述特征,而他们最终覆灭正是由此特征所引发。在汉、明模式建立起来的政权,一旦结束了打天下的任务,便面临着内部豪强之间的权力斗争。在这个危机过后,才能谈论其他问题,因此我们看到,在汉初就发生了大规模杀灭功臣的情形。

刘邦用几年时间除去了韩信等多位异姓王,而朱元璋更为高明地稳扎稳打消灭了所有与他一起“起事”的重臣直到临死前解决掉最后一个威胁蓝玉。这不仅仅是一种感情或道德上的问题,更是关于政治本质的问题。一旦涉及到巨大的力量,忠诚与智慧这种诗意画面的道德观念就会烟消云散。试问朱元璋能否躺在兄弟情义上安然睡去?就算愿意,他也难保不会有人心怀不轨;毕竟如此巨大的力量背后的压力谁都无法抵挡,除非超越常人。

称兄道弟意味着平等,但这也是极其危险的一种关系。在患难之际,它能成为团结力的纽带,但一旦到了共享福祉的时候,就可能变成对绝对君主威望最大威胁,最终引发血流成河式的大屠杀。相比之下,以曹操、李渊或赵匡胤为首的地方,则显得简单且相安无事。

帝国本质是一个家族统治世界上的所有家族,其对力量认识基于血液,而不是公信。不论血液是否相同,只要流淌于同一源泉,那么分享力量才可能成为现实。因此,“异姓王”必定被刘邦铲除,而徐达等势力自然不可能容忍于朱元璋眼中。但解决这一问题仍然需要更多血腥——一种让别人的血流干涸,让自己的家族内的人握紧所有掌控力量的手法来维护秩序和安全。此乃千秋大计,也是每个皇室必须面对并不断解决的问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