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华光闪烁短命皇帝的秘密共同命运与背后的原因

狂躁症的反复发作在宋朝皇帝身上显得尤为频繁,仿佛是他们命运的一部分。太祖,即使在正常时期,也有着不可思议的一面,如《三朝圣政录》中的记载显示,他曾迷恋宫女,被劝谏后竟然亲手结束了她的生命。这一暴戾之举与他平日的作为格格不入,以至宰相韩琦审核此书时坚决主张删去此事,因为“充斥负能量,不能给后世做榜样”。

光宗则更为典型,他极端敏感多疑,有“疯皇”之称。在精神失常状态下,他统治国家长达两年半,这期间国家不断陷入混乱。他刚开始执政时亲自放逐被视为大恶的人物陈源,但随后却让陈源重返宦官班头,并恢复之前抄没的家产,使朝堂乌烟瘴气。自发病后,他怀疑宗戚和臣子发送来的讣报都是骗局,比如四川统帅死讯过了半年才被他认定,是诈死而拒绝选派新将军。他甚至怀疑老父要废黜或加害他而不去朝见,直到父亲去世仍拒绝出席丧礼,制造了一场人伦闹剧。

此外,不少皇帝智力发展迟缓也是宋室心照不宣的秘密。宁宗向来消化不良,所以格外注意饮食禁忌,这本是人之常情,但他的行为令人啼笑皆非——命人以白纸为底、青纸为边糊了两扇屏风,上面分别写着“少饮酒,怕吐”“少食生冷,怕痛”。每次巡行后宫,都有两个宦官各扛一扇屏风先行开路,只要有人劝他饮酒或食生冷,他们就指着对应的屏风示意拒绝。

臣子华岳反对权臣史弥远,被捕入狱,其案件呈交宁宗审核。当华岳遭受判决拟定斩首时,宁宗想饶其一命,但史弥远误解了减刑意味,便说:“刑减一等如何?”宁宗竟不知斩首刑减一等即杖毙,对此表示同意,因此华岳被活活打死。当代史官对他的评价较委婉,只说“临朝渊默寡言于事少所可否”,晚唐词人周密则毫不客气地说他“不慧而讷于言”。

度宗即位后,当蒙元政权虎视中原,而宋朝接连失去战略要地,最终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却无一人担忧国运,更懒得批奏章,一心沉浸在後宮纵欲享乐。他还将批奏章的事务委托给四个宠妃,让她们号称“春夏秋冬”四夫人。而这位荒唐又蠢愚的君主,将整个帝国带向深渊。

神宗病重前夕,其同母弟赵颢觊觎皇位迹象明显,与异母弟赵頵频繁往来宫廷,还要求留宿大内。神宗虽已无法说话,只能怒目而视。重臣王珪、蔡确也暗通声气,与两个王爷勾结。不久神宗意识到需要立年仅十岁的长子赵煦为太子,可惜既不能说话也不能书写。一切都发生在病榻上直到临终前四天,当宰相恳请立太子时,他终于哭泣点头,从此夺位之争画上了句号。

除了遗传、性格和经历因素以外,再加上沉迷酒色的享乐传统,以及长期处于动荡和屈辱状态下的负压环境,使得这些皇帝普遍缺乏安全感,在这种消极精神氛围中,他们似乎共享了一种悲剧性的宿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