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曾是李自成创建大顺政权的重要谋士,他不仅拥有张良和韩信的才智,更能在战场上指挥如行云流水,在民间安抚如春风化雨。然而,这位应该成为统帅左膀右臂的人物,却在北平兵败、退出京城时,被李自成杀害。人们往往将责任推给了献谗言的牛金星,但这样的解释显得不足为凭,因为牛金星不过是个看相先生,早已洞悉李自成的心思。
事实上,李自成起兵之初,并未想象自己能够推翻明朝,更无意于改善百姓生活。他手下的人员主要是流寇与土匪,一边反抗朝廷,一边祸害百姓。而随着李岩加入,他们军队一度纪律严明,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和热爱。这使得闯王军能够顺利攻入北平城。那个时候,李自成开始享受到皇帝宝座带来的诱惑,对于忠诚可靠的谋士们充满了依赖。
然而,当他们进入北平后,那些隐藏在伪装下的流氓与土匪们迫不及待地撕去面纱,将城中抢劫一空。一夜之间想要五子登科,这种欲望让人难以置信。在这种环境下,即便有像李岩这样约法三章的人,也难免会因为过度劝谏而遭到猜疑。如果说功臣只有一个,那么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如果说他被杀是在退守之前,那么他的死另有原因等待揭晓。
根据这一逻辑,如果当初能稳固北平城继续坐镇宝座,说不定即使有过分劝谏,也不会导致他的死亡。但是当他们退出北平之后,无论是将士还是领袖,都不得不反思为什么刚刚获得的一切又迅速消失。穷人恐惧不是贫困,而是再次变贫,因此要找出失败之源——贪婪,以及没有听从李岩忠告所引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把责任归咎于最容易找到的人——即便那个人可能并非直接原因——这是一个既方便又合理的手段。
虽然这种想法听起来荒唐,但了解到 李自成过去吃尽苦头、杀人的经历,就可以理解这个结论:他是一个对半点委屈都不能容忍的人,不把杀人偿命放在眼里,只要觉得需要,就会毫不犹豫地动手。此刻,没有更多理由就能诛杀他最信任的大臣,即使对方从未得罪过他。这足以说明,为何在某个关键时刻,他选择了剥夺生命,而不是赦免。
标签: 明朝大事件时间表 、 明清历史很诡异 、 宋朝是怎样的一个朝代 、 中国所有 名字列表 、 关于宋朝的资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