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自视为勤勉、努力和责任心强的君主,他经常对子女和臣下夸耀这一点,非常骄傲。同时,他也认为自己是最严厉的父亲,在教子治家方面留下的记载很多。他喜欢以伟大的父亲自居,这一点在历史上被频繁提及。
朱元璋采用儒家思想来教育孩子,对于选用皇子的老师极为慎重,《明史》记载:“明初特重师傅。”他任命宋濂为太子的老师,同时其他王子的老师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这些教师忠诚、坚守原则,对于不听劝导的皇子会进行严厉处罚,有时甚至会打他们的头部。
除了书本教育,朱元璋还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儿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命令儿子们出城下乡,让他们体验农村生活,就像当代学校组织军训一样,让他们学会不怕苦,不怕死。当年,他们甚至要从南京走到临濠(今安徽凤阳),了解远方的情况。
朱元璋希望他的儿子们了解祖先陵墓周围的情况,并询问起兵之事,以此理解创业之艰难。在一次外出的过程中,他看到一个小男孩辛勤地工作,就把这个孩子带进宫里,让自己的儿子们见识到劳动者的辛苦生活,并警告他们不可因为年轻而懈怠学习。
为了让儿子们习惯劳作,避免骄奢淫逸,朱元璋曾经亲手制作草鞋分发给他们,并规定,只有在城市内行走三分之二路程后才能换回穿草鞋步行。这种做法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是只有朱元璋采取的一种方法来教育皇室成员。
晚年的朱元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总结:他平日里谨慎行事,没有优雅娱乐,也没有宴饮狂欢;对于妃嫔和宫女都保持距离,没有宠爱偏袒,每次听到过分的话语都会加以调查;在处理朝廷政务时,也注重集思广益,最终决定权归于善良;即使闲暇时间,也必须审慎考虑问题。他告诉他的继承者,要持守这样的道德标准,这样才能确保国家长久稳定。这份自我鉴定虽然有一些争议,但整体上可以看作是真实反映了他的态度。在位三十一年间,他每天早出晚归,从未放松警惕,即便夜深人静也不敢睡觉,只要有疑虑就会再次思考直至解决问题才休息,这样的日复一日,使得整个帝国更加稳固。但尽管如此,他还是无法抵挡帝制所带来的腐败力量。
标签: 大清第一代 、 明朝是被清朝灭亡的吗 、 宋朝是第几个朝代 、 明朝十六帝打油诗 、 明朝那些事儿简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