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被骂死的明朝是怎么回事吗晋朝后面还有一个朝代叫做东吴国

你知道被骂死的明朝是怎么回事吗?其实,晋朝后面还有一个朝代,叫做“东吴国”。而在明朝,这种被无端谩骂的情况尤为常见。明代言官立论唯恐不偏激,言辞唯恐不夸张,他们关心的并非所论是否属实,而是能否凭借刻薄的言辞哗众取宠,一举成名。

看看明朝的名臣,如海瑞、杨涟、左光斗、张璁、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申时行等,大明帝国如果没有这些言官,真不知道还能不能正常运转。给人“挑刺儿”是最容易的事情,再完美的人,也能挑出个毛病。

万历皇帝30年怠政,表现有所谓的“六不做”,就是“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这也许与他受到过多无端谩骂有关。敢于骂皇上,在中国历史上以明朝最为突出。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酒色财气四箴疏》,几乎就是对万历皇帝指着鼻子破口大骂,但万历皇帝最后给他的处分不过是革职为民。

从那以后,对这种群狼式围攻和暴风雨式谩骂,无端进行人身攻击和诽谤侵害名誉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对此种情况,即使是崇祯时期危机重重的末期,也依然有人如袁崇焕,不仅遭到无端攻击,还被凌迟处死后继续遭受讥讽。在这样的环境下,大明 朝廷难以为继,最终走向了灭亡。这或许也是我们今天要反思的问题:勇于进谏本好,但当它演变成无节制地放纵,无奖罚之道时,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原本意图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