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为啥只封了个伯朱弥鍗也不过是锤炼了一把锋利的笔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一位名叫朱弥鍗的人物,他出生于安徽凤阳,属于明朝唐庄王芝址的第二子。在成化二十一年,朱弥鍗袭封为唐王,并在弘治年间(1488-1505)上疏朝廷,对待亲王的爵位和谥号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如果朝廷能够根据人的善恶行径来决定其死后得以美好的谥号,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得不到惩罚,而那些有德行的人则可能因为缺乏奖励而放慢脚步。

因此,朱弥鍗建议应该通过实际考察来确定这些问题,并用这种方式来彰显正义。他的这一提议得到礼臣的支持,他们请求皇帝下达敕令来表扬并激励诸王。最终,武宗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对此进行了实施。

朱弥鍗不仅是一个政治上的活动家,他还是一个诗人。在武宗喜爱游幸的地方,他写下了一篇名为《忧国》的诗歌,同时他也向朝廷提交了一份报告,其中强调了选拔贤才、图治安邦的重要性。

到了嘉靖二年(1523年),朱弥鍗去世,其被追諡为“成王”。他的从子宇温继承了他的职位,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