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清.赵翼.论诗五首》
这句诗不仅是对人,也适用于明朝军队,除了大明水师三百年未尝一败,卫所和九边之军也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
开国初期的军队自不必说,扫灭张士诚、陈友谅,然后北伐消灭蒙元,明朝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和唯一一个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朝代。到永乐时期,卫所制度发展到极盛,三大营的精锐程度少有军队可比,他利用这支军队北征蒙古、南伐安南,一举成就了文治武功,在历史上都可以说是冠绝一时。
历经仁宣、正统年间,随着时间推移和政策变动,对于战略布局及训练方法的调整带来了变化。在正统十四年的土木之变中,由于腐化严重而导致战力的急剧下降,最终酿成了灾难性的失败,但在以后的恢复过程中,又一次证明了明朝的大勇与坚韧。
到了成化时期,大藤峡之乱被名将王越平定,并且通过陆续对建州三卫用兵(俗称“成化犁庭”),赵辅《平夷录》记载了一些战绩:
强壮就戮老稚尽俘,如同土崩火灭瓦解冰消;空其藏猪其宅杜其穴空其巢旬日内虏境萧条。焚烧村寨捣荡屯落遇青壮杀逢老幼俘。
至正德年间,其本身尚武甚至自封为大将军,与蒙古小王子一战取得辉煌胜利,被称作应州大捷。
嘉隆万年代间,其最强内阁首辅徐阶、高拱、张居正在相继出任,使得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得以发挥抱负,以至于南倭北虏一时肃清,更取得了万历三大征的辉煌战绩。万历皇帝在抗日援朝战争胜利后下令京师九门外处斩战俘,并宣读《平倭诏》,其中两句:“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分明是明朝版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再看崇祯八年的料罗湾之役,大败西方霸主荷兰,这次行动虽然表面上的表现一般,但显示出了当时保守态度下的实力。而到了末期众多边将开始练兵抵抗内部农民起义以及外部满清八旗进攻,他们如孙承宗、袁崇焕、大太监吴三桂关宁铁骑、中书卢象升天雄军、中书秦良玉白杆兵等,在内消灭农民起义户外抵抗满清,从而支撑了最后几十年的斗争状态。
翻开整个三百年的史册,无疑会发现:徐达常遇春蓝玉永乐皇帝张辅于谦王越尚武风格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熊廷弼孙承宗孙传庭曹文诏卢象升杨肆昌洪承畴他们的人生故事都是关于忠诚与荣耀的一部分,他们能影响时代,是因为他们能在关键时候站出来扫除内忧外患保护国家安全稳定。
总结来说,这些人的存在使得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有人能够担当起保家卫国的大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无论何种形势出现,只要有这样的英杰在,那么国家一定能够迎接挑战并走向更好的未来。
标签: 明朝灭亡前的奇怪事 、 明朝多少年历史 、 中国上下5000年朝代顺序图 、 明朝 排行榜 、 元朝灭亡四大汗国为什么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