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战国时期的弩,人们不难发现,这种武器在当时确实是一项令人瞩目的技术成就。它的射击距离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600步之远,在战场上无疑是一件极为强大的利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来到了明朝,那时候弩射击的距离却仅剩下50步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看看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
首先,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科技退步,因为战国时期与现代相隔太久,其真实性有待商榷。举个简单例子,战争规模在古代往往庞大,而三国时代赤壁之战之后,全国人口才几百万人,这说明了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
再来看看《战国策·韩策一》中的记载:天下的强弓劲弩,都来自韩国。溪子、少府、时力、距来,都能射出六百步之外。这其中所说的六百步,如果用现代标准衡量,其威力可谓非凡,与现代枪械相当。
荀子的名言“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深刻地阐述了事物发展需要累积和连续。而“跬步”这一概念,即人的左右脚向前迈一步,每一步大约1.3米长,这个距离如果加起来达到600步,那么其威力简直可以想象得出。
然而,将《战国策》中对弩描述作为论证依据,就存在一些问题。此外,《天工开物》这本书是在1637年出版的,也就是明朝晚期,当时远程打击武器已经开始被火铳取代,而弩早在元明时期就已经开始被淘汰,再经过元朝禁弩政策,使得弩造技术失传,其工艺也无法比宋朝那会儿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关于战国期间弦射程可能存在夸张的情况,以及明朝期间弓箭技术确实在某种程度退化的事实。
标签: 朱允炆一脉绝后了吗 、 中国唯一一个没有昏君的王朝 、 古代史的时间 、 中国古代各朝代时间表 、 中国古代的朝代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