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阅读史景迁的新著时,我发现了一个令人着迷的主题——明末清初的两位散文家,李渔和张岱。他们以其佻脱不羁的风格和率性而为之的态度,创作出了许多佳品。我第一次被张岱所吸引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我读到《陶庵梦忆》中的〈瘦马〉一节时,我不禁击节称赞,从此对他深感敬仰。
张岱出身显赫,他曾经享受着富裕生活,但到了四十八岁时,他的一生彻底改变了。他逃离破败国度,隐居山中,以布衣蔬食为生,有时甚至断炊。这段经历让他回想起二十年前,那种生活仿佛是隔世的事。他的《陶庵梦忆》记录了往昔浮华生活,每一笔每一画都透露着真实与趣味。
在他的自述中,他提及过“不二斋”,那是一处美丽的地方:“高梧三丈,翠樾千重。”但随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住进了一座简陋的小屋,只剩下一些破碎物品:“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就像两个世界,让人难以置信。
最近,在书店里,我意外地找到了史景迁最新作品《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的中文版,这本名为《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的译本让我兴奋不已。史景迁以其独特的写法,将历史细节串联起来,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张岱的一生和内心世界。
史景迁没有使用任何特殊技巧,只是通过引用的资料来讲述故事,这些资料如同线索一样连接着张岱的人生。他探讨了如何通过回忆来建立自己的存在价值,而这些都是基于真实事件。这部作品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精神世界深刻理解。
在撰写方式上,史景迁依旧保持原有的风格,用散文或小说笔法将历史细节编织成故事。在第一章中,他就这样描述道:“身处繁华世界,不值得把花费挂在心上。”这种描绘力使得读者仿佛能看到当年的南京秦淮河畔端午节的情形,如同镜头推拉般展现出场景与内心情感。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比如关于王氏之死、張家的變遷等,都充满了新的见解和思考,对于那些“正统”的历史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