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庆功阁二十四功臣揭秘袁崇焕毛文龙决战背后的误判(图)

清顺治七年,明降将孔有德领兵攻陷桂林,改靖江王府为定南王府。顺治九年,农民起义军李定国攻占桂林,孔有德兵败,举火。图为靖江王府。

袁崇焕对不听调度的毛文龙终于忍无可忍,一怒之下先斩后奏把他杀了,这消息传出一片哗然。而崇祯皇帝却作出了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回应——表扬了袁崇焕。这是个什么信号?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后遗症到底有多大?他有多少是私心?他到底错在哪儿了?

当尚方宝剑遭遇尚方宝剑

让袁崇焕真正起了杀心的是毛文龙割据东江,不听调度。要知道,毛文龙是明朝任命的东江总兵,他天启三年加封左都督,并赐尚方宝剑。他的桀骜不驯、拥兵自重、不服节制,都与 袁崇焕的平辽方略格格不入。一上任,宁远、锦州、蓟州各处军事要地都曾发生兵变,要整饬军纪,就必须解决这样一个“独立王国”。而作为封疆大吏手握重兵又孤悬海外,他俨然就是个“土皇帝”,又怎么能甘心受袁崇焕的辖制和摆布呢?

据李清《袁督师斩杀毛文龙始末》记载,在五月二十九日,当双方初见面时气氛还算融洽,但当话题转入设饷宁远更定营制增设监司等具体问题时,毛文龙却断然拒绝表示不接受任何整顿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东江总兵这样的抗命行为,无疑触犯了权威,更是在位主帅眼中是个直接挑战。

于是,在六月初五这天,由于情报显示毛文龍准备投降皇太极当汉奸,以此来考虑及时处理这个危机点,而不是等到事情严重才处理,使得此次活动被设计成以校射领赏为名的手段。在这种联欢性质的活动中,当众指控并剥夺官职,将其囚禁,然后再用同样的理由,即十二条罪状,将其处死。

然而,这一切动作都是由内政外患交织的情形所驱使。当那些承受压力的士卒们看到他们的大将如此迅速有效地处理问题,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认同感,从而减少了内部矛盾,为防御外敌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但对于是否该杀还是错误的问题,还需深究历史细节和政治背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