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画家徐枋简介在自然的怀抱中逝世的艺术之魂

我,徐枋,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画家。我的父亲是明朝的少詹事徐汧。我出生于江苏苏州,在这里长大,字昭法,号俟斋、秦余山人。在公元1522年,我进入了这个世界,而在公元1694年,我离开了它。

我的学习之路起步于十六岁时,当时我跟随朱集璜老师学习,并在崇祯十五年中举人。然而,当崇祯十七年明朝覆灭时,我失去了许多希望,但我并没有像我的父亲一样选择殉国。相反,我遁迹于山野田园之间,一生不仕清朝。

尽管如此,当我的父亲去世后,他的遗愿让我深受感动。我决定隐居乡间,不再踏足城市生活。这段时间里,我专注于书法绘画,并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共同被尊称为“海内三遗民”。

在这期间,有一次我寄了一枝灵芝给王士祯,以此作为对他友情的表示。此举让王士祯非常感动,他甚至为此作出了诗句纪念。在那个时代,即使有如汤斌这样的高官想要拜访我,他们也只能留下诗行而不得见面。

虽然我的书画作品闻名四方,有如川湖总督蔡毓荣这样的人物都曾向我索取,但无论是金钱还是他的请求,都无法改变我的决心。我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将回信中的金子退还给他,这证明了我对理想和原则的坚持。

生活给我带来了许多挑战,因为贫困和疾病经常伴随着我。但即便如此,我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气节。当一场大病差点夺走生命时,只有郑三山先生及时介入,用药治疗才挽救了危机。而后来又因“逋赋”案件而陷入困境,被迫流离失所。

尽管如此,在最艰难的时候,那头驴成为了朋友,它能理解人的语言,每当需要换取必需品,就会背上书画前往市场,直到交易完成才返回。人们惊叹不已,每次看到那头驴都会说:“高士驴至矣!”

最终,在公元1694年的某个时候,我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在临终前,我嘱托宋中丞,如果死后不要接受任何赙礼。但是,由于家境贫寒,没有棺材安葬,最终大家凑钱为其办理后事。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关于坚持自主和追求艺术自由的人生的故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