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昼卜夜的故事
在春秋时期,陈国的太子竟然被自己的父亲用御冠杀害。公子敬仲见事态紧急,只好逃往齐国求生。齐国之主齐桓公对他并没有轻视,而是十分器重他,并想封他为卿士。但敬仲坚决推辞,他说:“我是逃难的人,如果您能宽恕我,将我纳入您的庇护之下,那就已经是我最大恩惠。我怎么还敢接受贵国的官职?如果我不识趣而接受,您的臣子们定会谴责我,所以请您收回成命!”
齐桓公听了敬仲的话后,更喜欢他,就封他为工正,让他管理工匠。尽管如此,敬仲还是感到有些尴尬,因为刚拒绝高职,现在再接受低职位有些困难,但也只能勉强接受了。
两个人关系很好,他们常一起饮酒作乐。一次,尊贵如同天子的君主和他的朋友在朋友家喝酒,一直喝到了晚上。然而,当天色渐暗时,君主依旧想要继续饮酒,便命令仆人点起蜡烛,说我们还要多喝几杯!
但是,这个请求让身为有礼节的人物敬仲感到困扰。他知道,再喝下去将违背礼仪规矩,也许会招来其他人的非议,因此,他委婉地提出了反问:“国家,我只占卜过白天饮酒,却未曾占卜过晚上饮酒,不知是否吉利。我实在不能再陪您喝酒啦!”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君主的心,使得君主无言以对,只得告别并离开。而尊贵的友人则恭送君出门,对于这个事件之后,人们都称赞说:“真正的大智大勇是在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复杂情境的时候。”从此以后,“卜昼不卜夜”便成为了一种形容宴乐没有限度,无休无止,从白天玩到黑夜的一种成语。
成语释义
常用来形容宴乐没有限度,无休无止,从白天玩到黑夜。
故事出处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标签: 唐朝历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 、 大明留学生朱祁镇 、 富察慧妃为什么讨慈禧喜欢 、 朱棣做了几年 、 朱棣下一位 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