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刺在背:霍光与汉宣帝的隐痛交错
在历史长河中,有着一段关于“芒刺在背”的典故,这个成语源自西汉时期,讲述的是大将军霍光与汉宣帝之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纠葛。
霍光,作为西汉时期的重臣,被漢武帝器重,并被封为大将军。在漢武帝临终前,他被托付辅佐幼主昭帝刘弗陵。朝廷上的大小事务几乎都由他一人决策。尽管如此,霍光并非无私,他对反对自己的官员不能容忍,用权力排斥异己,将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以罪名处罚,同时迫使那些持不同政见的皇亲国戚和朝臣恐惧不已。
昭帝去世后,由昌邑王刘贺继位,但这个年轻皇帝却荒于政事,使得深知局势的霍光愤怒至极,不久又废黜了刘贺,拥立了刘询,即后来的汉宣帝。此时的宣帝深知自己生死存亡都取决于霍光,因此,对这位权势滔天的大臣怀有莫大的畏惧。
有一次,当宣帝前往高庙祭祀祖宗之时,在车上共乘同一辆马车的人是他和霍光。这份紧张与不安,就如同背后的芒刺,一直刺激着他的神经。他连忙请求换乘,以免再度面对那种难以忍受的心情痛苦。随后,由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了霍光,这才使得他能够完成朝拜祖先之旅。
不久之后,HO氏家族企图废黜宣帝,并推翻其统治,但阴谋败露,最终遭到了彻底清算,大多数涉案人员均被处死,而他们试图篡夺皇位者更是全家覆灭,只留下空虚的声响回荡在历史长廊中。
《汉书·霍光传》记载:“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如有芒刺在背。”这里详细描述了当年那场尴尬而又令人心痛的一幕,那种因害怕而产生的心理疼痛,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芒刺在背”。
通过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人因为害怕、担忧或是不满意现状而感到内心的困扰和折磨。这种心理状态,或许并不显眼,却能影响一个人乃至一个时代的走向,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平静与安全。
标签: 元朝第四位帝王是谁 、 明朝朱瞻基是明君吗 、 中国历史最悲惨的年代 、 康熙当年是怎么驾崩的 、 康熙死亡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