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年表社科院pdf的守护者托马斯阿奎那近代卷91

在13世纪中叶,巴黎大学里,有一位年轻的神学教授,以其沉默和温顺而被人称为“哑牛”。然而,这个“哑牛”其实才华横溢,他的才能很快就被一些知名学者所赏识。阿尔伯特甚至预言,“哑牛”的声音将会传遍世界。这个预言最终成真,那个“哑牛”后来成为中世纪最著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他就是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意大利的一位杰出人物。

从小,托马斯就在蒙特卡西诺修道院接受了9年的初等教育,他的父亲,一位伯爵,希望他能成为一个修道院院长。14岁时,托马斯进入那不勒斯大学,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大量的科学与哲学著作。这段时间过后,他加入了天主教组织“多明我教团”,这对他的未来有着深远影响。

1245年,托马斯前往巴黎继续学习,在亚里士多德主义者的阿尔伯特指导下。他在巴黎大学教授神学,用10年时间专心于教学和写作,并且还被罗马教廷任命为神学顾问与讲师。在去世前3年,被谴责了219条命题,其中有12条是他的观点,这是中世纪最严厉的批评之一。

当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正在流行,但这些思想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它们似乎与天主教正统信仰相冲突。尽管如此,托马斯并没有害怕这些新思想,而是潜心研究并将其融入到他的神学体系中。他成功地结合了教会信仰与亚里士多德哲思,为天主教建立了一套官方哲学体系。

他的一生留下了18部巨著,其中包括《神学大全》、《哲学大全》、《论存在本质》、《论正统信仰真理异议论大全》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为了服务于天主教信条而创作,并且都试图通过上帝创造物来证明上帝存在。他还提出了许多其他关于宇宙、目的论以及一般和特殊关系的问题。

然而,其实,这种唯心主义体系对于科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当谈及政治权力时,托马斯认为如同灵魂高于肉体一样,上帝之下的最高权力应归属于罗马教皇。而君主制则是社会秩序之源头,最好的政府形式;任何挑战这一秩序的人都是恶魔,是犯罪行为——尤其是在争取现实生活幸福过程中的斗争,更是不可以原諒的事业。

最后,由于灵魂不死这一观点,对来世幸福抱有极大的期望,因此尘世生活并不重要,最大的幸福来自对上帝静观,从而得救。这意味着任何在地球上的斗争都是错误、犯罪行为,最可怕的是异端或异教学说;因此,对所有异端必须无情处置,即活活烧死,将他们从世界消除掉。这种包罗万象唯心主义系统迅速占据了西欧中世纪思想领域的地位,被誉为至今唯一真正符合天主教会理念的哲學系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