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唯一的高科技风洞训练科研基地在哪里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团队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

在北京东城一家网红咖啡馆里,一群人围着笔记本电脑热烈讨论。他们正在探讨的是高时间分辨率探测技术,这是对射电天文学的一个重大突破。那么,他们到底是何许人也?这群经常聚集在咖啡馆进行“头脑风暴”的人,是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领导的科研团队。

作为“大国重器”,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像是一面巨大的耳朵,能听到宇宙深处微弱的声音。2020年1月11日,FAST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在其短暂的运行期间,就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并荣登了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榜首。

FAST提高了公众对天文的关注度,而李菂坦言,其研究目前“毫无实际用处”,对普通人的生活没有直接影响。不过,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宇宙方式,使我们能够捕获宇宙中微弱回响的声音。在很多领域,FAST都具备超强发现力,可以验证许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乃至物质和生命起源等方面,都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潜力。

作为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李菂团队的科研工作,将在未知领域踏足。而他们所做的事,不仅要领先世界,还要领先历史。在这个基础研究领域,只有人类迄今为止没有做过的事情,才是值得做的事情。

这一点体现在他们最近的一项重大成果中:首次测量到高置信度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塞曼效应。这一结果不仅反映了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关于中国天眼是一次从追赶到超越尝试的心理,也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此外,他们还成功发现了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20190520B,这一成果被认为是在人类知识边界上拓展前行的一步。

对于这些艰难卓绝的问题,他们如何保持动力和激情呢?好奇心驱使他们不断探索新事物,而专注和勤奋则决定了是否能实现突破性成果。每个成员都有意识地模糊生活与工作的边界,让自己的工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这样,有时会被误解为工作狂。但正如李菂所说,“人生的最终结果是分离,我们总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为了调动大家好奇心,周末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去不同的网红咖啡馆进行“头脑风暴”。这里不仅是一个交流的地方,也是一个放松身心、激发灵感的地方。“骑自行车在北京城内到处转”也是一个常见的情景,因为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放松头脑,又能提高审美水平,有时候甚至会有新的想法被激发出来。

所以,这个团队把极专业晦涩的事业做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为了便于大众理解,我们不仅将快速射电暴机制转化成音乐,还将相关研究成果以《千里江山图》的风格绘制成图。”这是他们用一种独特方式传播科学精神,让更多人参与到探索宇宙奥秘中来。这对于一个从事前沿研究的人来说,是莫大的快乐和满足。而且,每一次这样的旅程,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正在拓展人类知识边界,为未来铺设道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