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票友柯亭的传奇》
在1948年的一次搬迁中,柯亭和他的家人离开了他们的故乡,前往香港。在那里,他开始了自己在京剧世界中的新篇章。1974年,他再次踏上了远方的路程,这一次是向加拿大迁移。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经历了文化的更替,也遇见了新的朋友和挑战。
1968年,在香港,柯亭与一群热爱京剧的人共同创办了一家名为“沪社”的票房。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不仅因为它标志着他们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承续,更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梦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这门古老而复杂的艺术。他们公演过多部经典作品,如《四郎探母》、《白门楼》、《二进宫》,其中柯亭饰演的小生角色深受观众喜爱。
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他们采取了一种创新之举——赠票。当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售票系统,他们只能将戏票免费分发给希望观看京剧的人们。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方式逐渐被正式化,并最终发展成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售票制度。
1975年,柯亭带着他对京剧无限热情来到了多伦多。他很快找到了同好,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注册成立了“多伦多国剧社”。第二年的春天,该团体迎来了自己的首次公开表演。他们选择了三部经典作品:《二进宫》、《草桥关》以及《武家坡》。
然而,当时的情况并不容易。一家小小的戏班,没有足够的大型场地、设备或资金。但这并未阻止柯廷和他的伙伴们追求他们的心愿。布匹、龙袍、头盔、朝靴,每一样都是由手工制作而成。而那些精细的手工艺品,就是那时候用颜料在布上勾勒出金龙图案,用汗水浇灌它们成长。
通过这些努力,“多伦道国剧社”慢慢地赢得了人们的心,而每一次成功,都让大家更加坚信,只要有心,就没有不能克服困难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