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接灯打一明朝名人陈邦彦资料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后,他疾书《中兴政要策论》,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被擢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

1645年(弘光元年),他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但兵败入清远,被捕后遭磔刑。他深具民族气节,同时也以诗文著称,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科场失志,他随父授徒,并精研《周易》、《毛诗》和经世致用之学,对地方大事均能提出建议。

在隆武朝建立后,他被请入闽,与唐王朱聿键共商国是,最终得中第七名举人,被任命为监纪推官。然而,在苏观生拒绝他的战略建议后,他的计划未能实现。在最后一次乡试结束之后,他被任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再次参与军事,但最终因苏观生的决策而失败。

在永历元年的战斗中,他化名潜入高明县山区重组反清武装,并会同义军余龙部进击广州、顺德两地。他还联络了张家玉等抗清义士,以期救主。但尽管他有着多项妙计和勇敢的行动,最终还是无法挽回局势。

在最后的战斗中,当李成栋的大军围困清远城时,陈邦彦身负重伤,不屈不挠地抵抗到最后。他留下的遗作包括一系列诗歌,其中一首六言诗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平生报国怀深,日望西方好音。已共苌弘化碧,还同屈子俱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