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柴,身材不高却拥有五尺之才,在孔子门下深受器重,他的憨直忠厚得到了孔子的认可。子路在季氏手下任职时,将高柴推荐去担任费邑宰,这让孔子忧心忡忡,因为他担心高柴不能胜任这份责任。然而,高柴并未辜负孔子的期望,在鲁、卫两国共四次出任官职,其中包括鲁国的费宰、郕宰、武城宰,以及卫国的士师。他是孔门中从政最频繁且最长时间的人选。
在鲁哀公十五年,随着卫国的危机日益严重,高柴及时逃离了卫国,并劝说子路不要回宫,但遗憾的是,子路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最终在宫中遇害。在处理国家事务方面,高柴以尊老孝亲著称,从未有过违背礼节的一刻,他严格按照法规行事,被誉为清廉公正的人物。
作为一个性格直爽的人,与子路结下深厚友谊,他们共同见证了许多历史瞬间。子路评价他是一位忠厚纯正之人,不仅能够守好孝道,更善于治理民众。在其漫长的一生中,有一次游学兰陵期间,他教授仲尼之道,对外传播着孔子的智慧和仁爱之心,即使逝世后,也被安葬于兰陵故城东北5公里处的刘堡村,以此来纪念他对传播先贤思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标签: 宋朝历史最权威的书 、 中国落后全怪清朝吗 、 中国朝代顺序列表 、 朱祁镇为什么杀他奶奶 、 明朝皇位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