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时间轴详细图片托马斯阿奎那在其笔下绽放光芒如同一位历史的画家将近代卷91涂抹成生动的颜色

在13世纪中叶,巴黎大学里,有一位年轻的神学教授,他以沉默和温顺著称,但他的才华却令人瞩目。一些知名学者如阿尔伯特预言,这位“哑牛”将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神学家之一。果然,他后来成为了中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那就是意大利人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从蒙特卡西诺修道院接受初等教育开始,到加入多明我教团并在巴黎大学教授神学,托马斯的人生轨迹充满了重要转折。

他在巴黎学习时深入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将其融合于天主教信仰之中,为此,他不仅被任命为罗马教廷的顾问,还被谴责为有219条错误观点,其中12条是他的。尽管如此,托马斯并不畏惧这些批评,而是继续使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体系来支持他的信仰。

他的一生留下了18部巨著,其中包括《神学大全》、《哲学大全》、《论存在与本质》等作品。在他的理论中,他坚持认为哲學必须服务于宗教信仰,并用这种方式对上帝存在进行了论证。他还发展了一种形式主义宇宙观,将世界视为由上帝创造出来的虚无之物,并探讨了个别事物与一般事物之间的关系。

然而,这些理论也限制了科学知识的发展,因为它们忽视了解体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的问题。此外,托马斯还强调教会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国家统治也有着显著影响。他相信君主制是最佳政体形式,并认为没有一个统治者指导民众社会就会崩溃。

作为灵魂不死这一观点的大力倡导者,托马斯宣扬尘世生活并非最高幸福,而是通过静观达到对上帝更高层次理解,从而得救。在现实生活中的争取幸福则被看作恶行甚至犯罪,最严重的是异端或异教行为应处以极刑。随着时间推移,托马斯构建起来的大量神圣唯心主义体系占据了西欧中世纪思想领域的地位,被誉为“天使博士”,并最终获得官方认可,其思想至今仍然在某些方面对基督教哲思产生影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