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世纪中叶,巴黎大学里,有一位年轻的神学教授,他以沉默和温顺著称,但他才华横溢,年轻时就崭露头角。他的名字是托马斯·阿奎那,这个“哑牛”后来成为了中世纪最有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
阿奎那的童年是在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度过的,他在那里接受了9年的初等教育。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修道院院长,但阿奎那选择了进入那不勒斯大学,那里的丰富科学与哲学著作深刻影响了他。
14岁时,阿奎那加入了天主教组织多明我教团,这标志着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前往巴黎,在亚里士多德主义者阿尔伯特指导下学习,并于1257年开始在巴黎大学教授神学。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他致力于教学和写作,并被罗马教廷任命为神学顾问与讲师。
尽管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教会仍然试图封锁这种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然而,阿奎纳并没有害怕这些思想,而是潜心研究,并将其融入到天主教官方哲学体系中。他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其中包括《神學大全》、《哲學大全》、《論存在與本質》等作品。
阿奎拿提出了许多理论,其中包括认为哲学必须为神學服务,以及通过上帝创造物认识上帝存在这一信条。他还利用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和质料的观点来支持世界由上帝从虚无创造出来这一观点。此外,他探讨了个别事物与一般关系,以及物体之间不同特性的原因,是由于潜藏在其中的一种特殊实体所决定。
此外,阿奎拿也强调了教会权力的至高无上的原则,他认为如同灵魂高于肉体一样,教会高于世俗国家。而且,他极力维护君主制作为社会秩序之源,对异端或异 教行为进行批判,并认为它们应该受到惩罚甚至死亡。
随着灵魂不死这一观念而产生的是对现实生活幸福不重视的情绪,同时宣扬彼岸世界中的最高幸福,从而导致对于现实生活斗争是不正确且犯罪行为。这一点促使人们相信只有通过宗教途径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赦。
总结来说,无论是其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阉割、融合还是其对于传统信仰体系构建以及政治权威认同方面的心智活动,都充分展现出托马斯·阿奎拿作为一个时代巨匠的地位。
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朝代? 、 明朝 传位图 、 明朝 顺序表及名字 、 中国的历史朝代顺序 、 唐朝的兴衰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