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不是真的像一只雄鹰俯冲下去将元朝那只老虎吞噬了

明朝那些事:读书心得

在那遥远的1368年,41岁的朱元璋在南京宣告自己成为开国皇帝,建立了明朝。随后,他命令重臣徐达带兵北伐,逐步推翻了元朝统治,最终迫使元顺帝逃往蒙古高原。但是,这并没有结束历史的故事。朱元璋将自己的四儿子朱棣封为燕王,并让他镇守北平。

尽管如此,元朝并未完全灭亡,而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元”的政权。《明史》记载,在当时,蒙古人仍然拥有近百万名能弓射箭的勇士。这一局势直到明朝末年依然存在,其最好的例证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它们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蒙古人的入侵。

那么,这个“北元”又是怎么回事?蒙古人与大明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在“后元”时代,即虽然1368年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失去了,但 蒙古高原上的帝国依旧存续。大 明与东部、云南等地有着密切联系。

即使两年后的铁锅皇帝也死去,但他的两个儿子依然健在,他们以成吉思汗为榜样,一直准备复兴大 元。而朱元璋当然不同意,因此1372年,又命徐达带兵15万主动出击,“之前你打跑我,现在连你儿子都一起办了吧。”

然而15万军队从山西进入高原,不仅战败而逃,而且还被迫改变战略。1379年,再次出发,但是这次不是向高原,而是青海和云南。1387年的进兵东北进一步巩固边疆,并且成功平定云南,将其纳入版图。而东北方面,也一路凯歌,最终驻扎在长春,将蒙古和东部之间的联系切断。

于是决战开始了,大将蓝玉率领15万军队再次进入高原。此时的大 元皇帝已经是脱古思帖木儿,他因长春守将投降陷入困境,蓝玉闻讯即趁机发起攻击。在捕鱼儿海大破敌军之后,脱古思帖木尔仓皇逃离,只剩几十人,被俘获的人数超过八万,其中包括牛羊、辎重、连妃子都被俘获。

最后,在逃亡途中,由于同族之手被杀害,他遭到了弓弦勒死。他死后,大约忽必烈直系子孙断代,也意味着正式灭亡了一段时间内称号为“天下霸业”的 北 元帝国。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自称成吉思汗宗亲的人们始终自诩为大 元皇帝,这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滅亡尚未到来。

关于脱古思帖木尔被杀的人物,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历史轮回性质,这不是也速迭耳杀掉脱古思吗?按理说他们都是成吉思汗的一家人。一家人的悲剧就是这样交织在一起,所以我们要谨慎对待历史,因为它总会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或悲剧。

这场战争对于各方来说都是一个转折点,对于瓦剌部落尤其重要。当瓦剌帮忙帮助也速篡位的时候,他们已经是一个强大的势力。而皇帝只是个虚位,没有实权,就像阿猫阿狗谁当都无所谓一样。

传说也速的小孙因为看上了弟媳妇得罪了瓦剌人才遭遇报复结果死亡。这可能只是一则传言,但是可以看出瓦剌对于皇帝并不尊敬。

到了1408年,当初出走的完者帖木儿返回寻找力量恢复强大的领导者,使人们一度认为 大 元帝国有望复兴。此时朱元璋已病逝,而靖难之役亦已结束,是时候由新君继位。在1409年开始五次亲征,以确保国家安全。

但是这些行动既有利也有弊,它们虽打击了一部分试图重新夺取中原来野心,却同时扫清道路,为后来的崛起奠定基础。这正如日后的土木堡之变,当时瓦剌三大部落之一马哈木死后,其继承人脱欢才统一整个部落,然后又通过联络成吉思汗血脉,与派遣代理代表达延汗完成对内外地区统一。

但由于缺乏黄金家族背景(指直接来自成吉思汗血脉),因此找到了一个真正拥有这一背景的人作为傀儡——脱朵不花,“让我做,你捧着。”

结果却拒绝:“不能做。” 虽然不能做,但必须有人做,所以最终还是由他担任登基仪式中的象征性角色,同时实际权力掌握于另一名人物手中,就像是曹操的情况一般。

随后的20余年的混乱期一直持续至16世纪期间达延汗稳固统治,并通过贸易促成了双方关系改善。在他的继承者俺答时代,此情况发生变化。大同守将龙大有一度忘记忠诚,将议和使节杀害,这导致俺答愤怒报复,在34天内掠夺人口20,000多口,还进行了一系列严酷惩罚措施,最终导致双方关系恶化至极端状态。

标签: